•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黔江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莫书:像我名字一样,抗旱保收不能输!
    重庆日报客户端 罗芸
    时间:2022-08-28 17:05:31

    8月28日4点过,黔江区邻鄂镇高坪村。拉着大水罐的小货车在路边停下,车灯照亮了夜里静谧的稻田。村里成立的志钊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莫书跳下车,往喷雾器里装水,和几位村民一起下田喷灌稻叶。

    “我们一般3点过起床,到3公里外的深溪抽水回来喷灌,一直到早上9点过;下午4点过下河抽水喷一次,直到晚上10点钟。”今年34岁的李莫书,从8月14日以来已经这样连轴转了半个月。

    ▲凌晨开始,李莫书与村民下田喷雾为水稻降温。采访者供图

    层层叠叠的高坪村梯田,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间铺开。近年来,该村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曾经的撂荒地成为连片的高山优质大米生产基地;通过“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带动700多户村民靠优质高山大米增收致富。

    这段时间黔江高温少雨,高坪的稻田也裂了口。“早上看还青枝绿叶的水稻,下午就开始枯黄,心里焦得不得了!”喷雾间隙,李莫书说。

    在相关农业专家的建议下,李莫书组织村民们走上抗旱保收之路:早晚两次对水稻进行叶面喷雾,起到降温、加湿、改善小气候的作用,代替高温干旱期间稻田灌水不足。

    为了让全村千余亩稻田能及时“解渴”,李莫书和村民们一起背着喷雾器下田,经常喷完1/3的面积,才能看到山巅透来的阳光。

    ▲在田间忙碌数小时后,李莫书和喷雾抗旱的村民才迎来第一缕阳光。采访者供图

    经过近半个月的“抢救”,喷水的稻田收成基本上保住了,但李莫书又提前“布局”:他在喷雾间隙,将大家在夜里劳作的情况拍成照片、录下视频,在白天时编辑。“要让大家看看我们这些稻米真的来之不易,为下一步营销做准备!”已拍了七八条视频的李莫书,将短视频发到相关平台,为高坪大米“预热”。

    “不少村民还靠着这些优质米换钱呢。抗旱保收这事,就像我名字一样,再辛苦,抗旱保收也不能输!”李莫书坚定地说。

    主编:彭瑜 | 编辑:何旭 | 审核:王方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