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黔江区中塘镇胜利村。
下午3点过,正是日头最毒的时候。地面热气蒸腾,草木耷拉着叶片,山间几乎看不见人。三辆皮卡车列队急匆匆地沿着盘山村道攀爬,前往离镇上近1小时车程的胜利村一社。
听到车辆引擎声,歇在阴凉处的叶秀生赶紧拎起家里白色的塑料桶,高兴地喊:“水来了!”
▲杨建会(右一)在为村民分装水。通讯员李诗素摄
天干大旱。这个月中旬,范家坡周边的几口井眼看就要见底。除了生活用水,叶秀生老两口精心饲养的4头肥猪也断不得水。缺水,让81岁的他焦灼不安。
除了镇上、村里组织送水外,黔江区会姐志愿服务中心中塘镇社工站志愿者也加入队伍,为这个土家族村寨送水。领头的,是被大家叫作“会姐”的杨建会。
车在离叶秀生家最近的公路边停稳,戴着草帽、趿着拖鞋的杨建会,与其他几名志愿者跳下车。烈日下,皮卡车厢烫手,水泥路面烫脚。
杨建会麻利地取下缠在水桶边上的胶布、拧开盖在水桶上的螺丝,揭下盖子,为老人分装水。
原来,车上的大水桶并非送水专用桶,盖子只能松松地盖住桶身。村道陡窄,细心的杨建会和伙伴们将盖子封好,尽可能让每一滴水都能流进农户水缸。
叶秀生和老伴各提了一桶水,杨建会也猛地拎起一桶约15公斤重的水,往百米外老人住的院子走。一边走,一边安抚老人:“莫急,水不够就打电话,我们很快还要来!”
送完水,杨建会回到车上。刚回过神,她感到自己的脚又开始火辣辣地痛。驾车的志愿者杨国平看到她皱眉,关心地问:“会姐,脚又痛了吗?”
今年6月,杨建会因脚部皮肤溃烂做完手术,出院时医生叮嘱“至少休息三个月,把新肉长好再走远路”。
大旱却让她“待不住”。忙着送水时,杨建会拆掉包脚的白纱布,拎着水桶跑得飞快;送完水,方才觉得疼痛。
在为另一户老人叶秀林送水时,皮卡车需拐过两道急陡弯。接近360度的弯道需要倒车、调整车头后,方能通过。皮卡车的离合都踩出烧糊味,车却喘着粗气爬不动。杨建会又和大家一起跳下来推车。
在叶秀文家门口,叶家养的大黄狗小跑出来,亲热地摇着尾巴。十多天前,它还对第一次上门送水的人狂吠不止。
“大热天还来送水,快来歇一下!”78岁的叶秀文拿来椅子,从冰箱里取出自家种的西瓜、李子。
据了解,杨建会的志愿者队伍大多是兼职。在上午、中午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外,志愿者就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为村民送水。送水结束时,往往已是晚上八九点。
十多天来,杨建会所在的会姐志愿服务队伍有30余人参与为村民送水。他们都是上午在单位工作,中午自驾到胜利村送水。这段时间,他们已为村民及农业种植基地送水十余次,解决了当地30余户空巢老人家庭的人畜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