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唱享村歌,助力乡村振兴 ——兼善文化沙龙第五期圆满举行
    重庆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2-05-05 21:18:01 | 编辑:柏云辉

    4月29日晚,兼善文化沙龙第五期:村歌嘹亮“唱享会”在北碚谷家文创共享空间如期举行。本期特邀“爱故乡·村歌计划”发起人孙恒来到现场,在歌声中分享他一路走来的故事。爱故乡·村歌计划”自2018年发起至今已在全国23个村庄完成了村歌创作活动,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用歌声陪伴村民,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兼善文化沙龙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潘家恩主持。特邀西南大学出版社音乐分社社长王菱、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党委副书记吴睿、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第一书记杜晓睿、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付海鸿等嘉宾对话。

    晚上七点半,村歌嘹亮“唱享会”准时开始。主持人潘家恩为在座来宾介绍了本次村歌“唱享会”的分享人孙恒老师,孙老师身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出服,手抱吉他,携带口琴来到现场,分享“爱故乡·村歌计划”的初衷、集体创作村歌的心路历程以及在其中令他颇受感动、记忆犹新的故事。孙恒的自身经历对“爱故乡·村歌计划”的发起有重要影响。“虽然我在城市有过很长时间的工作与生活的经历,但我仍然感到身心从未离开过乡村。”孙恒说道。对乡村的熟悉感、亲近感使孙恒回到乡村,与村民一起用音乐谱写他眼中的乡村生活。音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孙恒说道:“我的初衷是对音乐的热爱、对唱歌的热爱,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兴趣。同时,村歌创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孙恒坚持为劳动者歌唱。“我的梦想是所有人都开口歌唱。”音乐在孙恒看来是种语言无法表达却直击人心地表达方式。“音乐直击人心地表达是心与心的交流。邀请村民们一起创作村歌,既凝聚了村民们的心,也是在建立村民们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认同、对他们村庄价值的认同。认同感、归属感的增强利于建立文化自信。”谈到村歌的创作方式与创作意义,孙恒说:“是参与式的集体创作方式,发挥广大群众集体的智慧,展现集体的力量。”每个参与者在村歌的创作中分享了自己与村庄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抒发了自己的声音,寄予了对村庄美好生活的期许。这份共通的真挚情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凝聚人心。“音乐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村歌的创作也衍生出附加价值,有利于村庄文化、村庄品牌的推广传播。”大家观看了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的村歌《旭日东升》央视新闻专题片。专题片展现了“爱故乡·村歌计划”团队创作村歌的过程。每一场村歌创作都是一场“大冒险”。使全村村民都能参与其中,并让每位村民都能抒发自己的声音,都需要创作团队与村民进行一次次的交流磨合。村民们积极、热情、鲜活的投入态度使得村歌的创作氛围愈加浓烈。歌词的定稿采用接龙的方式,集思广益,每句歌词都饱含着村民们对村庄熟悉的记忆,每句歌词创作的背后都蕴含了村民们对故乡的无限深情。

    东升村第一书记杜晓睿认为,村歌的创作,将村民们的心凝聚在一起。使得每个村民都增强了对村庄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使村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不能做旁观者。同时,村歌创作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美丽的东升村,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建设美丽家乡。付海鸿副教授为在座嘉宾分享介绍了歌词创作过程中的故事与感受,参与过程中对分享感的珍惜,人与人之间坦诚的交流,是最珍贵的。

    随后,在座嘉宾一同观看了创作武隆区后坪乡文凤村村歌《文凤之歌》记录视频。孙恒随后从找寻创作灵感到融合村庄元素再到具体歌词的创作等创作过程介绍了《文凤之歌》。并与现场来宾互动,共同体验村歌中的劳动号子,并分享了村歌创作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故事。潘家恩分享了其中的细节,并指出:“在乡村生活中收获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生活是最好的剧本,让我们向乡村学习,学习乡村中的多样性。了解乡村,了解乡村振兴的建设过程。”

    付海鸿副教授、宁夏大学研究生邵秋露、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夏欢、刘潇蔓分享了她们在龙凤村的观察与体悟,并用幻灯片介绍其中令她们颇有感触的故事。她们提到文风村村民们在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舍与得,舍弃小利成就文凤村的整体发展;文风村村民积极投身参与国家建设,默默耕耘为国家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热爱读书、坚持学习的村民激励每一个平凡人都有不凡的对生活的热爱;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村歌歌词搜集、挑选、选定以及村歌曲调的创作,每位村民热情参与投入,使得文风村的村歌迸发出温暖与震撼人心的力量。村歌创作的过程中最为可贵的是一种平等的氛围。共创参与式的方式让村民们畅所欲言。每个人的价值被发觉后,集体的力量才得以凸显。唯有发挥村民们的自主性、主体性、参与性,村歌才有了生命,生动鲜活。文风村的村民展现出了乡村的多样性。

    “村歌讲述的是生命的故事,人的故事,是村庄的大事记。村庄是符号,其中包含着村民们共同的记忆。”孙恒弹起吉他,为大家演唱歌曲《云四坪》,并分享了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四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讲戏”的传承故事。“平讲戏”历史悠久,当我听到老人家清唱出曲调时,深受震撼。古老的歌谣来自古老久远的呼唤,我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同时心灵被重新激活。我们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传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创新的是适合当代人传唱的新的形式。正如我们的乡村,既保有传统与古朴又吸引更多返乡青年,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随后,孙恒再次奏起吉他,吹起口琴,演唱歌曲《蚯蚓》,呼吁关注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用生态音乐呼吁关注生态文明。

    村歌听完孙恒的分享后,在座嘉宾进行互动交流。付海鸿副教授介绍了自己与“爱故乡·村歌计划”相识的契机并分享了参与协助团队创作过程的感受。她指出,首先,每座村庄都各有特色。村歌计划团队一直在摸索总结经验,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使每位村民都能参与其中。其次,志愿者团队呈现年轻化趋势,有更多的“90后”、“00后”加入其中,年轻人对乡土感情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去了解乡村,与村民交谈,融入村民生活。她提到在乡村生活中与村民真实地交流,形成一种亲密、亲近、平等的氛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得村民们乐意讲述他们的故事,使得村歌主体性真正得以凸显,乡村的真实感、乡土性也得以保留。创作过程是快乐、开心兼有收获感与成就感的。

    西南大学出版社音乐分社社长王菱,肯定了村歌创作要首先对乡村生活观察体验,从乡村特色出发的创作方法。认为“爱故乡·村歌计划”所创作的村歌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创作过程充满幸福感与强烈的感染力,其中融合了美育思想。创作村歌是一种让美育真正渗透在人民群众中的很好的宣传推广的方式。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党委副书记吴睿认为,“爱故乡·村歌计划”所做村歌传唱度广、完成度高、村民们参与形式很好。如今农村变了新面貌,从村民们饱满的精神面貌中可以看出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新农村建设使村民们更加自信。村歌创作离不开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每个村庄的村歌风格迥异,但都直指人心,歌词中有村民们自己的故事,歌曲唱出了村民的心声,这份真实使听众产生共鸣。本次活动极具教育意义,带给人心灵升华的震撼感受。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张斌认为村歌创作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有重要意义,村歌集体创作方式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继承,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

    随后,孙恒老师演唱歌曲《风情外普拉》和“爱故乡·村歌计划”项目组全体成员一起合唱的歌曲《藏》将“唱享会”气氛推向高潮。最后,潘家恩引用经典话语作为本次村歌嘹亮“唱享会”的总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本期沙龙在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下,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西南大学出版社音乐分社、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谷家文创共享空间主办,乡学堂、朝阳爱故乡工作站、北碚图书馆·谷家分馆承办,旨在弘扬兼善精神,激发思想火花碰撞。

    (通讯员:王思宇 谷子 )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