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报记者一线蹲点|恼人的日本落叶松
蹲点点位: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蹲点记者:陈维灯、周传勇

·
▲7月2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记者正在查看保护区工作人员清理的日本落叶松根系。本文图片均由记者张春晓摄/视觉重庆
7月2日清晨,一夜狂风暴雨后,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雾霭沉沉。
一株株日本落叶松在雾气迷蒙中挺立着身姿,连绵成绿色的海洋,环绕着如地毯般的亚高山草甸。
草甸边缘,许多新生的日本落叶松在草丛里探出头,迎风茁壮成长。
看着生机勃勃的日本落叶松,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事务中心”)二级主任科员王雷却愁眉不展。“经过30余年的自然扩增,大面积的日本落叶松纯林已对周边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
20世纪90年代
雪宝山栽植了约两万亩日本落叶松
其实,雪宝山原本没有日本落叶松这一物种。
▲日本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顾名思义是一种原产于日本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中部地方和关东地方。
20世纪90年代初,雪宝山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日本落叶松因其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树形美观而成为雪宝山植树造林的首选树种。
“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1994年,我们在雪宝山上栽下了约两万亩的日本落叶松。”李均平担任雪宝山护林员40余年,当年正是他与许多林业人一起将日本落叶松栽植在了雪宝山连绵的山峦里。
▲记者在日本落叶松旁采访保护区工作人员。
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日本落叶松,对改善雪宝山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只是,日本落叶松在雪宝山的生长速度和扩增速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一年要长高一米多,树径每年增加一至两厘米。”李均平的儿子范美勇如今也从事着雪宝山护林员的工作。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日本落叶松母树结籽量大,适应性和繁殖能力极强,飞籽就能成林。30余年来,日本落叶松的生长区域已远远超出了原本植树造林的区域。
▲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日本落叶松逐渐入侵草甸。
范美勇记得,自己儿时时常随父亲去玩耍的三岔湾大草原,如今只生长着成片的、树高近30米的日本落叶松。
目前,雪宝山的日本落叶松纯林面积约2.3万亩。
飞籽成林
日本落叶松疯狂生长蚕食草甸
雪宝山的日本落叶松林地面积依然在扩大。
距离十里坪约20分钟车程,赵家坪亚高山草甸边缘,一丛3年树龄左右的日本落叶松正在快速生长,不断蚕食着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生长区域。
拔起一株日本落叶松,王雷除去根部的泥土,“你们看,日本落叶松是典型的浅根系植物,抗风力差,固土防沙、涵养水源的作用极其有限。”
▲日本落叶松叶难以腐败分解,严重阻碍其他植物生长。
不仅如此,日本落叶松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要求较高。大面积生长的日本落叶松让雪宝山的土壤日益贫瘠,水资源日益紧缺。
更为严重的是,飞籽成林的日本落叶松大面积侵入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入侵面积超过8000亩。
“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的亚高山草甸,总面积超过3万亩。”王雷介绍,亚高山草甸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日本落叶松对雪宝山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不局限于亚高山草甸。
在十里坪亚高山草甸一侧的山坡上,生长着成片的日本落叶松。密林深处,树下的日本落叶松松针层层叠叠。
▲日本落叶松林下落叶严重阻碍其他植物生长,部分植物根系仅能生长在难以分解的落叶层中。
“你看,最底下的这一层松针,至少是5年前的,至今没有腐烂。”王雷介绍,在日本落叶松纯林里,林下植被难以生存,生境单一、野生动物缺乏食物来源,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多举措解决
日本落叶松对亚高山草甸的入侵
日本落叶松的无限扩张,已对雪宝山原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和伤害。
可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却并不容易。
“如此大面积的日本落叶松,全部砍伐显然不现实。”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杨泉介绍,前年,管理事务中心向市林业局提请了《关于采伐日本落叶松母树及病腐木的请示》,对雪宝山亚高山草甸拟修复试点范围内散生分布的日本落叶松母树及病腐木进行采伐,采伐区域面积约300亩,均采伐蓄积约80立方米。
▲保护区工作人员清理入侵高山草甸的日本落叶松幼树。
此外,管理事务中心每年还试验性对入侵亚高山草甸的日本落叶松结实母树、病腐木、幼树幼苗进行清理。
“护林员带着聘请的周边村民共同清理,每年仅清理日本落叶松支出的劳务费就达45万元。”赵家坪亚高山草甸上,王雷又拔起一株日本落叶松幼苗,随手放在了身旁的草甸上,“清理出来的日本落叶松幼苗,如果根部沾了泥土,就能很快继续生长,真是让人头疼。”
在每年清理侵入亚高山草甸的日本落叶松幼苗的基础上,管理事务中心正在开展亚高山草甸保育及修复试点:补植补播适合草甸生境生态的本土原生草甸植被,如党参、天麻、百合、柴胡等;逐步恢复小微湿地群、促进藓类植物及原生植被群落生长,吸引草食动物及蛙类、两栖爬行类等有益动物回归;收集保护区周边区域原生亚高山杜鹃品种,开展繁育及野外回归试验,逐步代替草甸内日本落叶松纯林……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本落叶松林下进行测量与观察。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杨泉坦言,对于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本落叶松对雪宝山原始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影响和破坏,管理事务中心还没有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