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麒同,重庆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疫情期间,陈麒同带领重庆万科物业全体员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启动“应急工作组+春节总值班+突发事件”机制,落地万科物业集团统一部署的应急方案;同时,根据重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重庆的客户提供更贴合本地特色与实际情况的服务。重庆万科物业在特殊时期用实际行动,有力诠释了责任担当的内涵,收获了客户与市场的一致好评。
在与陈麒同的面谈中,“焕新”、“升级”多次出现。他将逻辑思维、经验沉淀与创新思维融会贯通,为重庆万科物业注入创新血液。力争带领万科物业重庆公司进入一个新境界。
服务双轮驱动
重构城市空间服务
早期的物业企业更多地依附于地产,但随着物业企业的上市潮涌现,资本市场着眼关注物业行业的发展潜力,非关联交易也开始产生。面对这一变化,陈麒同谈道:“物业服务不再局限于住宅,或服务商企、或服务社区、或服务城市,这不是设想,是万科物业已经实现的事实。”
因此,万科物业积极研究城市空间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对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工作进行了考察与研究,积极响应政策、顺应市场。以新加坡为例。当地政府将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承包给总服务商,由服务商再进行各专业线条的分包及管理,市民参与监督、政府购买服务,城市治理效果显著。
2018年5月,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横琴新区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资源以及公共项目整体整合的“大物业”服务。经过近两年的运营,模琴模式已输出较多可借鉴的经验与成果,这也是中国首个“物业城市”治理模式。以此为契机,万科物业相继为雄安新区、广州白云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地提供城市空间服务。
2019年12月12日,万科物业宣布与戴德梁行签约成立合资公司,着重于商业物业及设施管理等服务上的强强联合,以适应中国商业物业及资产管理方面的重大变化,更好地把握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机遇。
关于如何构建具有大面积复制性的城市空间服务模式,陈麒同认为,对于老城区,现阶段应“做小”,即从社区服务逐步升维到城市服务;通过承接街道或社区内基础公共服务,利用万科物业线上化管理信息平台及社区管家触点,为社区提供全维度服务。
当前,重庆市政府对城区建设和治理十分重视。陈麒同认为,物业企业在向城市服务迈进过程中,社区治理是必经之路,包含将线上系统与线下社区做连接,提供基础服务、社区安保服务、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社区活动组织,线上社交平台以及公共资源经营的服务。“目前而言,重庆万科物业计划在街道这个维度,以社区治理为发力点,扎实打好社区治理的根基,为实现城市服务积累经验。”
引领行业风向
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手机缴费、扫码开门、APP报事报修……当物业遇上“互联网+”,人们的社区生活也随之颠覆,更便捷、更高效。
早在2015年,万科物业推出“睿服务”模式,此后不断升级,2016年9月推出的睿服务3.0已实现“人财物的连接”。据陈麒同介绍,万科物业在2014年设计完成第一个物业行业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楼宇管理的BI系统(EBA系统),同年重庆万科物业就落地了7个项目。
现如今,重庆万科物业接管的项目都已全部上线“战图”系统与FM管理系统(设施设备综合管理系统),支持手机蓝牙、二维码开门功能的硬件在重庆万科物业服务的项目基本完成安装;2019年,重庆万科物业共有19个项目完成了数字消防的软硬件建设(远程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9个项目完成“睿眸”的安装改造(人脸识别+加身份核对),所有项目车场管理系统都完成“黑猫二号”系统的改造(自动识别、无感支付、财务营帐系统自动同步、一键锁车等功能),7个项目安装多功能通行方式的黑猫一号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实现智慧物业,重庆万科物业对智能化、科技化行业各个端口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以智慧社区和外来人口管控为例,一是提升业主归家体验,业主进入社区后,面部识别系统将自动激活业主信息,实现楼栋电梯下行等候、车位地锁自动解开以及户内设备(地暖、空调、灯具等)自动开启;二是园区内安全防护升级,包括在道闸、门禁等都配备电子定位系统,独自在家的老人或小孩佩戴统一智能手环,业主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安全区域,一旦离开这个范围,手环将自动触发警报,达到业主及时知悉、物业及时管控,避免意外发生;三是在监控系统增加AI识别功能,根据面部信息及衣着进行身份甄别,非社区人员在园区内逗留过久,系统将自动发送预警通知后台,打造更安全的社区环境。
将科技化、智能化的运用在更多物业板块,切实服务业主、方便业主,这是重庆万科物业持续在做且越做越好的事。
新形势新思考
打造物业时代尖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迎接严峻的市场经济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摆在每一个物业企业面前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在陈麒同看来,物业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夯实物业服务的根基。而基础建设的核心,就必须培养团队精神,建设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团队。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精锐的物业团队?
陈麒同介绍,重庆万科物业入渝11年,目前在职员工总计约3500人,在团队管理上,公司对管理人员有六诫勉:
顾全局、敢担当、不放弃;
下属的成长才是自己的成长,团队的成功才是自己的成功;
职业越高就有越多双眼睛看着你,你怎么做下属就会怎么做;
深入一线、刨根问底,对后果的估计是决策的前提;
懂经营,保品质,让创新成为习惯;
把经验变成制度和知识,是对组织真正的贡献。
在遇到棘手的难题时,陈麒同常把这六诫勉反复斟酌,“顾全大局、保持思考、刨根问底……这些做事的态度真正去执行起来远比说起来要难得多,但却时常鞭策着我。”
在物业团队中,除了管家和安全员外,维修人员也是服务一线的“常驻军”。谈到印象深刻的事时,陈麒同说了这样一件事:深夜11点,万科悦湾的维修员黄师傅本已下班休息,却接到社区临时通知,8栋主排污管道严重堵塞致业主的卫生间持续积水,随时可能淹到家具。接到这项任务,黄师傅和同事立即返回社区进行疏通作业,因情况特殊、使用常规工具收效甚微,黄师傅用手将排污管里的残渣一点一点掏出来,就这样持续进行了40个小时,直到第三天凌晨1点,黄师傅与同事才终于把排污管道疏通。
“黄师傅的敬业触动了我,‘让更多用户体验物业服务之美好’,这是万科物业的企业使命,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陈麒同说道。
“人情味”“贴心”“敬业”是客户反馈的、对重庆万科物业服务评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正是秉承重庆万科物业的“六诫勉”,以及“安心、 参与 、信任、 共生”的企业价值观,重庆万科物业在竞争白热化的物业市场中拥有充足的底气,也通过一点一滴的用心服务,收获来自业主和行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