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治日报》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发现,不少主播们正上演着炫富“名场面”,有人声称“1万元剪头发”,有人“秀”自己4000万的账户余额,有人花“199万坐月子”……这些主播以奢侈生活为卖点,熟练地营销着自己的富豪人设。
炫富已经成为短视频博主的流量密码,甚至发展出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打造炫富人设、获取粉丝流量、商家广告植入,最终实现商业变现。在流量蛋糕的诱惑下,不少短视频博主罔顾事实、混淆是非,选择走上炫富“致富”之路。但即使“有钱人”人设吸引住了再多的粉丝,如300多万粉丝的王澄澄,刻意打造虚假人设、盲目宣扬炫富歪风,都必然难逃翻车的结局。
立人设,是近年“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无论是娱乐圈明星,还是短视频账号,都乐于用“立人设”方式来营销、吸粉。“人设”如同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具有鲜明的形象符号。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以独特“人设”搏出位,在短时间内吸引特定粉丝群体,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为什么“炫富”人设特别容易翻车呢?
炫富虽是个人行为,但在网络平台上无底线地“大炫特炫”,其宣扬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短视频中炫富主播对奢靡生活极力夸耀,经常带有“你没办法想象”“你们见过吗”等语句制造噱头,此等“炫富”人设虽能快速吸引眼球,但并非都大获赞赏,也极易招致反感。试问,当有人极力炫耀着别人从未能体验的富有生活和特权的时候,难道不会令人反感吗?在反感情绪的推动下,公众会质疑炫富主播的真实情况,是真的有钱,还是立的虚假人设?只要是虚假的,就必然会被拆穿。炫富网红郭美美、王澄澄等无一不是因为无底线炫富,引发了公众普遍的反感心理,一番深究,便被打回原形,最终翻车。
营销炫富人设,会腐化社会风气,影响三观。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的青少年群体,试问,当三观尚未确立、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用户,在手机屏幕中看到各种花里胡哨的炫富视频,是否会认为坐拥豪宅豪车、进出佣人伺候就是“成功”唯一的样子?打造虚假炫富人设的主播还惯常会在视频中打出“亲自传授致富秘诀”“一个月后和我一样”等广告来招收学员、收取培训费用,让不少人产生“炫富主播也能变富”等幻想,进而选择这种营造虚假、营销虚假的“赚钱”职业。这些炫富导致的社会乱象,就决定了“炫富风”理应纠偏,决定了炫富人设无法也不能在健康的社会生态中长存。
其实,在2021年,针对短视频平台泛滥的“炫富风”,人民日报就曾点名批评并建议加强监管。前不久,两部门联合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就已明令禁止包括引诱打赏、暴饮暴食、炫富拜金等在内的31种行为。扑灭病态的“炫富”风,平台也要多长点心,不能只看“噌噌”上涨的点击率,而忽视视频内容与社会影响。对此类账号,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禁言的禁言,该封禁的封禁,不给“炫富”类帐号张牙舞爪的舞台。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主编:饶思锐
审核:单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