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很多,信息很杂。
评论速览,观点速达,思想速递。
这是7月15日全国主流媒体的优秀评论速览,从这里可以感知最深刻的思想,掌握最新鲜的观点。
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人民观点)
——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②
前不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正式公布。对此,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域广阔。这既意味着我们具有纵深较大的优势,一地出现疫情,可以调动多方资源支援,让我们具备条件和能力战胜疫情,也意味着各地实际不同,情况千差万别。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精准”是道必答题。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段时间,围绕重点,聚焦难点,一项项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为不少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创业路子,帮助他们迈好走向社会第一步。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科学制定政策、积极付诸行动,用心用情、精心暖心做好服务,才能帮助更多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现实主义题材助力国产剧扬帆出海
近日,斯瓦希里语版本《山海情》《三十而已》在刚果(金)、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等多个非洲国家播出,同样收获不俗反响。对此,光明日报评论,“出海”容易“出圈”难,剧集传播的背后是文化的影响。目前尚未出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象级国剧,证明国剧“出海”仍在路上、未来可期。
跨省生态补偿:同一条河,同舟共济
据媒体报道,由于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向上游的河南省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对此,光明日报评论,面对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是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提升当地群众保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主动性。
直达快享 早见成效
全力以赴抓经济搞建设、坚决稳住经济大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对此,经济日报评论,对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各部门都要拿出针对性举措,最大限度打通经济运行的梗阻,畅通经济发展血脉。同时,要加快推动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坚决稳住经济大盘。
弥足珍贵的百分之一
我国夏粮实现增产丰收,总产量同比增长1%,这是在罕见秋汛后的抗灾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对此,经济日报评论,经历小麦大面积晚播、农资价格高位运行、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重重困难,夏粮丰收既是对辛勤耕耘的回报,也增强了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信心。
给高温下的劳动者撑起一片阴凉
连日来,南方高温“超长待机”。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对此,中国青年报评论,相比高温津贴,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有没有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切实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这可不只是关乎一点钱的事情,而是很有可能直接关乎生命。
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系统推进反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对此,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要把防治腐败作为系统性工程,把“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贯穿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
每个努力的人都应被尊重
近日,“小镇做题家”再度成为网络热词,引起社会关注。对此,南方日报评论,“小镇做题家”背后是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坚信“奋斗改变命运”,面对现实困境也不自暴自弃,他们选择扼住命运的咽喉,创造底层逆袭的奇迹并实现人生的梦想。他们绝对不是“没有能力空会做题的书呆子”,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奋斗者、进取者、实干者。
高级菜刀缘何败给了一头大蒜
7月14日,“张小泉客服称菜刀不能拍蒜”的话题登上热搜。对此,湖南日报评论,当你咬牙花高价买了一把高级菜刀,结果拍蒜时竟然断了,商家还怪你不懂用刀知识,你是否会有一种被“割韭菜”的感觉?“拍蒜不行,割韭菜却是一把好刀”,这就是一把高级菜刀败给一头普通大蒜的根本原因。
博物馆讲解要“讲究”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展厅内也掀起了“讲解热”的浪潮。对此,深圳特区报评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中,讲解员扮演着重要角色,唯有沉潜下来,不断提升自我、塑造自我,才能从这所学校“毕业”,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故此,有关部门对讲解员也要加强培训、考察和测评,帮助他们胜任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