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四川日报丨破解老年人“数字沉迷”要“防”也要“放”

四川日报 刘志杰 2021-12-06 17:48

“在干嘛呢?”“玩手机呢。”“没看电视?”“电视打不开了。”“回头找人帮你调下。”

以上这段对话发生在一个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和其留守乡村的母亲之间。目前老年人热衷玩手机甚至沉迷手机的情况已经越来越突出。前不久有媒体发布《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全国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60岁及以上老年用户日均上网时长超1小时,平均一天登录5次App,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数据显示,在学会使用移动互联网、跨越“数字鸿沟”之后,不少老年人又陷入了“数字沉迷”。

不少人据此认为,应该像完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一样,推出老年人防沉迷系统。但笔者认为,只是推出防沉迷系统恐怕治标不治本。老年人之所以会沉迷网络,一方面,是和所有人一样,社交和娱乐方式正转移到移动互联网端,这是技术带来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恰恰反映了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孤独和空虚。只要老年人难以摆脱孤独感,即便不沉迷手机,依然可能会沉迷电视,沉迷麻将,沉迷一些名义上是健康讲座,实际上是“割韭菜式”的诈骗陷阱。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给了很多治本之策。无论是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还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明确开放筹建老年大学,都能让老年人身心有所依托,让他们不再被孤独所困扰,不再被网络所围猎。尤其是当前,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城市定居点远,加上疫情影响,回乡频率减少,而组建老年大学,可以让老人放开思想束缚,学会为自己而活、为兴趣而活,更有利于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防”很重要,但只是当务之急,比“防沉迷”更重要的是“防诈骗”。线下开展反诈知识讲座,线上根据算法对老年人推送更多针对性的反诈短片,同时严格监管、坚决取缔围猎老人的诈骗集团,尤其要盯住一些可能危害身体的“保健品”宣传,斩断伸向老人的黑手,是对老人最立竿见影的保护。

编辑臧博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