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坚贞不屈 永不叛党 ——纪念王朴烈士诞辰100周年
    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11-26 09:32:09 | 编辑:朱涛

    周晔 谈思嘉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江北籍革命烈士王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王朴精神不仅是红岩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动演绎。英雄是巍然屹立的柱石脊梁,是永久奋斗的精神指引。今年恰逢王朴烈士诞辰100周年,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王朴精神,永远铭记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做的历史功绩,永志不忘他为理想信念和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崇高风范。

    传承和弘扬“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王朴精神就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硝烟四起的抗战时期,在广大青年面前摆着两大问题,一个是日寇侵华,山河沦陷,国家民族的出路何在?另一个是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人生的道路何在?具有强烈爱国思想和正义感的王朴,早在少年时期就深受历史上仁人志士的影响,在内心埋下了爱国报国的远大志向。当他在目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民族蒙羞后,自觉地开始探寻起救国救民的真理。1944年,王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此时《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正担任新闻系主任。受陈望道等一大批进步教师的影响,王朴接触到大量马列著作和进步刊物。期间,他与中共南方局青年组取得联系,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参与创办地下党领导的《中国学生导报》。《新华日报》曾评价这份刊物“使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也有了传播中国学生正义呼声和进步要求的学生报纸”。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王朴在如饥似渴的求知过程中,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看到了真理的光辉。同时,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王朴逐步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后来,王朴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抗战爆发,找到了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像我这样出身的人,可能读完大学就出去留洋镀金,不会来管国家大事了,这要归功于党的教导。”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回顾百年光辉历程,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始终坚守,才确保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百炼成钢,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思践悟中筑牢理想信念这一精神支柱,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确保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清醒认知和笃定坚信。

    传承和弘扬“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王朴精神就是要涵养无私奉献的情怀。

    王朴出生商贾之家,父母经营生意有方,在江北县购置了一些田产,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绅粮”(大财主)。但王朴并没有因为富裕的家境,就选择过上安逸生活,反而是为了心中的信仰甘于抛家舍业干革命,毁家纾难献初心。1945年,王朴积极响应“深入到农村中去”的号召,在南方局青年组的委派下,选择回到家乡江北县农村捐资兴学,播撒革命火种。为解决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王朴做起了母亲金永华的思想工作。金永华通晓大义,主动变卖家产先后资助儿子创办莲花小学和接办志达中学。在王朴的精心打理下,学校成为中共重庆北区工委机关所在地和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1948年,王朴还受命出任“重庆私营南华企业有限公司”经理,继续为地下革命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与此同时,为了支持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王朴再次动员母亲金永华。母亲在儿子的劝说下,不惜散尽家财,将半生苦心经营的积蓄,用于资助川东地下党的武装游击战斗。

    重庆解放后,经邓小平同志批示,中共西南局决定将王朴烈士和母亲金永华当年变卖家产资助地下党的两千两黄金悉数归还。当党组织前来归还巨额支票时,金永华却坚决拒绝收下。她说:“现在解放了,有了人民政府,我要钱来干啥!我的儿子已经为党献出了生命,我还能向党讨债吗?”在金永华的一再坚持下,这笔款项最终决定用于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后来,重庆党史工作者将金永华的一系列言论,总结归纳为如今广为流传的“三个应该不应该”。英雄的儿子和伟大的母亲,二人无私奉献,资助革命事业的高风亮节,时至今日仍让人动容。

    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千千万万党员用无私奉献铸就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中国共产党人要继承和发扬奉献精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传承和弘扬“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王朴精神就是要练就过硬的斗争本领。

    无论是在学校里参与进步活动,还是在农村从事地下活动,王朴总是突破重重阻力、克服万种艰险,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展革命斗争。1948年受《挺进报》案的牵连,王朴不幸被捕。在狱中,王朴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和气节。他全然没有顾虑个人的生命安危,反倒始终心系党的事业而坚持斗争。为了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扭转在国统区斗争不利的局面,王朴和狱友们痛定思痛,对“血的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和讨论,最终提炼形成“狱中八条”报告给党组织。这八条意见字数不多,但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对警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厚重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949年10月7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入白公馆后,王朴等被关押在此的共产党人,为了庆祝革命事业的阶段性胜利,他们决定亲手做一面五星红旗,待到重庆解放之时,高举红旗冲出牢房,迎接革命的胜利。这在小说《红岩》中也被演绎成著名桥段——江姐绣红旗。在真实的历史上,王朴和狱友们拿出红色绣花被面,把上面的绣花拆掉,再用黄色的草纸剪出五颗星贴在国旗上。然而,在场的人尽管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国旗,但却没有人曾亲眼目睹过五星红旗的图案,不知道五颗星的排列顺序。经过深思熟虑,狱友们最终决定把一颗大的五角星贴在中间,四个小五角星贴在周围成一个圈,以示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红旗制成后,狱友们小心翼翼将它折叠起来,藏到牢房角落一块松动的地板下,并为之创作了名为《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的诗。诗中写道:“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鲜明的旗帜,猩红旗帜,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别要性急,把它藏起来呀!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挥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冲出去!”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要赓续好革命先辈的斗争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意志,不断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新时代的疾风劲草、烈火真金,从而应对好每一项重大挑战,抵御好每一项重大风险,克服好每一项重大阻力,解决好每一项重大矛盾,不断在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成就梦想、走向辉煌。

    传承和弘扬“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王朴精神就是要铸牢忠诚的政治品格。

    王朴曾说过:“我的一切都必须服从党的需要。”而现实中,王朴确实以实际行动经受住了考验,践行了对党的忠诚。被捕之初,特务并不知道王朴的真实身份,只是给他定了“以金钱资共”的罪名。王朴也随机应变,不曾主动暴露身份,一口咬定是遭人诬陷。但是,当刘国定叛变后,王朴的中共重庆北区工委委员身份在当面对质时被供出。国民党反动派原以为家境富裕的王朴很容易在威逼利诱下叛变。但无论反动派如何施以酷刑,或如何封官许愿加以劝降,王朴始终都不为所动。

    其实,王朴早就做好了为革命事业奉献宝贵生命的思想准备。在1941年,王朴就曾说过:“革命不是贼王们坐地分赃。革命是斗争,是牺牲。我的未来就是参加革命的社会活动,我随时都有牺牲自己的可能。”在狱中,他还托人带出给母亲和妻子的两封家信。他宽慰妻子不要悲伤,并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取名“继志”,寄托继承无产阶级之志、继承共产主义之志,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的期冀。他还叮嘱母亲要永远跟党走,继续为党组织办好学校,完成党组织交付的任务。1949年10月28日,随着一发罪恶的子弹穿透了王朴的胸膛,王朴壮烈牺牲。即便在前往刑场的路上,王朴仍旧一路高呼“重庆就要解放了,胜利就要来临了!我们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每一位党员在入党宣誓时对党许下的庄严承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当前,我们正处于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像革命先烈一样,要时刻面临着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形势,但对党忠诚的要求是始终不变的,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与党同心同德、同向而行。

    “人世的未来—幻变的梦境,正如一颗流星的陨华,那瞬间的闪耀,残留下一道光芒。让窥窃者隐约判别它的去向吧!”这是王朴烈士陵园展柜中展出的王朴当年写给同窗好友的一句留言。回望王朴的一生,他短暂的一生如同流星一般一闪而逝,但背后诠释出信仰的伟大却将如旭日光辉,继续照耀着我们党前进的道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王朴精神,就要把对王朴烈士的追思缅怀转化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不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者分别系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主任兼《宣言》馆党员服务队指导教师、服务队队员)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