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黑科技”?一条冻得硬邦邦的鱼竟能“满血复活”?记者揭秘→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记者 谢智强
    时间:2024-05-07 15:47

    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在零下40℃的低温下,被速冻得硬邦邦之后,还能“满血复活”?这样的奇迹,竟在重庆上演!

    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迎龙创新港,一家从事食品保鲜科技服务的科技企业,正在将这样的“黑科技”,应用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的餐桌上。

    究竟有多神奇?近日,记者前往这家企业进行了打探。

    奇迹——

    看似已无生命的冻鱼,放入水中一两分钟后游动起来

    走进位于迎龙创新港的数鲜云冻(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鲜云冻),技术人员焦阳正在体验展示中心忙碌着,为上演冻鱼“复活”的奇迹做准备。

    ▲位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迎龙创新港的数鲜云冻(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将活蹦乱跳的鲫鱼捞出装进透明袋中。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从水箱中被捞出来,装进一只透明袋中,用真空机抽真空,再用电子秤称重后,放入一个特制的冰柜中。冰柜外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柜内设定温度为零下40℃。

    ▲技术人员将鲫鱼放入冰柜,调整冰柜信息。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一分半钟后,透明袋从冰柜里取出,表面附着薄薄一层冰晶。从袋中小心翼翼拿出的鲫鱼,已经被冻得硬邦邦的,犹如冰棍一般,看似已无生命。用手敲击,还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技术人员将冰柜中的鲫鱼取出。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不过,当它被放回到水箱中,一两分钟时间后,奇迹就发生了:这条鱼的腮开始动起来,嘴里吐出泡泡,然后,尾巴开始摆动,鱼在水里游动了起来,逐渐恢复了活力。

    ▲鲫鱼从冰柜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开始逐渐恢复。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鲫鱼恢复呼吸,在水里游动起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真的‘复活’了!”围观“稀奇”的众人伸长了脖子,眼睛直直地盯着鱼的一举一动,在见证奇迹后,不禁惊叹道。这当中,除记者之外,还有不少前来洽谈的客人,有的甚至从北京远道而来。

    “一条鱼冻了最长6个月后,还可以‘复活’。”焦阳说。

    “不可思议!”众人纷纷感叹道。

    他告诉记者,云冻的目的,是为了保鲜。那么,经过云冻的水产品,与新鲜的水产品相比,口感上是否有很大差异?会和传统的冰箱里拿出来的冻货一样,口感逊色不少吗?

    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在做完冻鱼“复活”试验后,数鲜云冻的工作人员又摆出厨具和餐具,将云冻后的鱼和新鲜的鱼加工处理后,开始现场烹饪,并邀请大家试吃。

    令人惊艳的是,分别试吃后,两者的口感相差无几。

    奥秘——

    用特殊液体作为介质,与冰晶“赛跑”是核心关键

    为何冻鱼能“复活”?奇迹背后的奥秘是什么?

    “以前的确也有人质疑过,到底是我们用了特殊的鱼,还是用了特殊的水。甚至有人认为,在冻鱼‘复活’试验的过程中,我们偷换了鱼。”面对这些说法,数鲜云冻董事长林海常常哭笑不得。

    他表示,冻鱼之所以能“复活”,得益于他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冻技术,其中,既包括快速冷冻技术,也包括“冻转鲜”的解冻技术。

    “各类食材,不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而细胞里有细胞液。”他解释道,采用传统的冷冻技术,到0℃时细胞液就开始结冰,随着结冰时体积逐渐膨胀,冰晶就会刺穿细胞膜和细胞壁。等到解冻后,细胞液流出,就是人们常说的被冻坏、不新鲜了,影响食材的口感甚至营养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冻肉不好吃的原因。”

    不过,科学研究发现,0℃—零下5℃是冰晶生长温度带,如果快速穿越冰晶生长温度带,就能抑制冰晶生长,让它维持细小的体积,不会刺穿细胞膜和细胞壁,达到人们常说的“锁鲜”的效果。

    由此,与冰晶“赛跑”,就成了核心关键。

    “我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液体作为介质,它的冰点很低,在零下100℃都不会结冰,同时,它不易挥发,达到食品级,可以长期稳定安全使用。”林海介绍,这种液体介质的传导速度快,能达到空气的26倍,因此能让降温的速度远远快于冰晶生长的速度,实现快速冷冻且保证细胞的完整性。

    不仅是冷冻,解冻同样需要快速穿越冰晶生长温度带。如何实现?

    “在解冻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振波,把细胞液‘打’成小分子,让它不会对细胞膜和细胞壁造成威胁。”他表示,这样一来,食材的细胞损失率能控制在5%以内,换句话说,就是实现了95%以上的高还原度,从而达到“冻转鲜”的效果,食材鲜度不降低,营养不流失。

    以牛肉为例,采用传统的冷冻技术后,一旦解冻就会渗出很多血水,大约每公斤牛肉会渗出3%—6%的血水。不过,采用数鲜云冻的“独门秘籍”后,这一比例仅为3‰左右。

    前景——

    可广泛应用于肉类、水产、果蔬、农作物等领域

    在数鲜云冻的体验展示中心,有一个书架格外“吸睛”。这里摆放的并不是书,而是一个个用木框装裱起来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虽然公司去年9月才注册成立、入驻迎龙创新港,但我们之前做了多年的技术储备,与中国科学院相关团队合作,已拥有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林海说。

    林海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进入技术推广期,正在肉类、水产、果蔬、农作物等领域广泛寻找应用场景,并积极开展小试、中试。”

    在云冻技术的加持下,新鲜的长寿湖富硒有机鱼被运到了北京,不仅拓展了销售半径,降低了冷链物流成本,还因品质口感佳,卖得了更好的价钱。

    垫江的榨菜种子经过低温考验后,再在田间地头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显示,不仅实现了增产15%—20%,而且每亩地种植的种子,云冻成本仅为3元左右。

    永川秀芽将鲜叶采摘后,通过云冻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制成“鲜普”,延长了茶叶保鲜时间,最大限度保留了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丰都麻辣鸡有了“黑科技”附体,保鲜期从3—5天延长到3—6个月,提升了大众餐桌上的“新鲜感”,也让消费者的“舌尖”更安全。

    ……

    说起云冻技术的应用场景,林海如数家珍。除了重庆市内,其他省份如云南、吉林等,他们都去开展了试验,“从去年以来,我们已经做了70多个品种的案例。”

    他坚信,在食品保鲜和农业增产领域,在绿色低碳的新赛道上,云冻技术大有可为,将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带来变革性影响。

    “目前,我们与垫江、潼南、梁平、丰都等区县已达成合作意向,准备联合物流企业,在当地共建保鲜运营中心。”林海估算了下,以科技创新赋能,改变传统的冷链物流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将降至过去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将助推更多“重庆造”农产品和食品走得更远、更好。

    ▲数鲜云冻(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迎龙创新港,是一家从事食品保鲜科技服务的科技企业。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另据透露,目前,数鲜云冻还在着手制定有关冻鲜值的冻品标准。“‘冻鲜值’是一个新兴概念,我们将引入高光谱检测技术,让冻品的新鲜度数字化、可视化,实现‘新鲜看得见’。”在林海看来,这是继云冻技术之后,数鲜云冻展开攻关的又一重点方向,将具有开创性意义,有望填补国家相关标准的空白。

    编辑: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