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梁平邓平寿事迹陈列馆:体现党的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本色

重庆纪监委风正巴渝网站 2018-05-22 10:48

  梁平邓平寿事迹陈列馆简介 

梁平邓平寿.jpg

点击上方图片听廉洁故事▲ 

  邓平寿(全国“双百”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1955年12月出生于梁平区虎城镇上丰村,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任虎城镇党委书记,2007年2月因病逝世。邓平寿陈列馆于2014年6月30日正式开馆接待参观,是区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陈列馆占地125平方米,内设展示区和场景再现区两个部分。展示区内有邓平寿半身铜像,身后的党旗造型上有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接见邓平寿事迹报告团的批示:“邓平寿同志是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杰出典型,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党的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本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故事1,挤餐车

群众送别情景.jpg

群众送别情景

邓平寿生前最后一顿饭.jpg

邓平寿生前最后一顿饭

  2000年国庆长假。邓平寿决定利用这几天,带领镇里的一些干部到宜昌、武汉考察集镇建设。

  10月1日,邓平寿在家里挖干田。晚上他召集国土村建所和小城镇办职工挤上一辆野马牌车往万州赶。

  很少出门的邓平寿原以为当晚就可以坐船,好节约点住宿费,但由于路烂,赶到万州已是凌晨1点多。到了才知道,晚上不开船,大家只好在码头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来。除一位女同志住单间,其他人住三人间。服务员得知邓平寿是一个镇党委书记,有些不相信,惊讶地问:“党委书记还住我们这样的小旅馆啊?”邓平寿反问道:“你这旅馆,难道党委书记就住不得了?”服务员伸了伸舌头,不作声了。

  为了赶时间,邓平寿咬咬牙,决定坐230元一张票的快艇到宜昌。下午两点半到宜昌,一下船,邓平寿就安排大家到街上去拍摄建筑物。有人提议到葛洲坝去看看,邓平寿一打听,门票8元一张,嫌贵了,不让去。大家拍了照片,加上坐了很久的船,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只想找旅社住下,可邓平寿却要大家在小店吃完晚饭就往武汉赶,他笑着说:“反正在车上也可以睡觉。”

  到了武汉,一行人跟着邓平寿在武汉城考察城市建设,拍照片。中午,大家到小餐馆简简单单吃了饭就讨论行程,邓平寿要求大家不再停留,立即回去。有人提议乘飞机到重庆,邓平寿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来武汉每人那230元船票都够贵的了,坐飞机,我们更遭不住,还是坐硬座赶回去吧,镇里还有好多事要办。”于是安排人买票,剩下的人在小餐馆里东倒西歪躺在椅子上睡瞌睡。不一会儿,去买票的人打电话请示,没有座位票,怎么办?邓平寿接到电话果断地说:“站也要站回去,总比农民在烈日下挖干田轻松。”

  下午五点多,大家在那小店吃了晚饭就匆匆上了火车。国庆期间,火车上人很多,站到九点多钟,大家都很疲惫,有了睡意。这时,邓平寿建议去找餐车坐,大家费了好一阵口舌,餐车服务员才让进去坐。邓平寿很高兴,把从家里带来的老白干和烧腊铺在餐桌上,边喝酒边感叹:“宜昌、武汉工业经济发展得快,城镇真是建设得好啊!大家回去后,要分头整理这次考察的资料、图片,就虎城的现状提出具体方案,研究落实。”凌晨三点,大家才靠在餐桌上睡了一会儿。

  早晨六点,一阵吆喝声把大家吵醒,服务员要打扫餐车,邓平寿带着大家走出餐车,此时已到了陕西安康。车厢里挤得密不透风,连厕所门都打不开,烟味、汗味和吵闹声混杂着,邓平寿始终给几位睡意朦胧的同志打气:“还有几个小时就下车了,坚持就是胜利。”

  10月4日晚,一行人匆匆赶回了虎城。有人算了一笔账:这次考察除去车船费,人均仅用了100多元生活费。

  故事2,缠胶布的保温杯

邓平寿用过的沙发.jpg

  邓平寿用过的沙发

邓平寿的座右铭.jpg

  邓平寿的座右铭

  邓平寿爱喝茶,茶叶是5元钱一斤的老荫茶,用的是一只有着二十几年“工龄”的保温茶杯。

  说到邓平寿这只保温杯,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76年,邓平寿参加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工作结束后,县委赠送了一个保温杯作为纪念。这个白色花底、塑料外壳、内装保温瓶胆的保温杯,是邓平寿寝室里唯一的“高档货”。

  早上起床后,邓平寿总要将茶杯洗干净,放上茶叶,倒进开水,然后端到办公室上班。工作累了,他就从办公桌上端起茶杯慢慢地抿一口;有群众到他办公室来找他,他也总会热情地把杯子递上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邓平寿养成了喝茶的习惯,群众也习惯一边和他交谈,一边喝他的茶。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茶杯的胆换了一个又一个,外壳早已发黄,好几处开了裂,邓平寿就用胶布包扎了几圈。同事们都劝邓平寿换一个,他笑笑:“只要能保温,换它干啥,总比我小时候捡柴口渴了,用竹筒在井里舀水喝好得多。”

  2004年,流行用“老板杯”喝茶,一些同事三番五次劝邓平寿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改一改习惯,用“老板杯”。这次邓平寿听了,找人陪他到街上买了一个物美价廉的“老板杯”。第二天赶场,邓平寿将自己新买的茶杯泡上老荫茶,依旧放在办公桌上。没想到,但是当他把“老板杯”递过去时,来找他办事的群众都推辞说,口不干,不想喝。

  邓平寿百思不得其解,同样的茶叶只不过用了不同的杯子装,他们怎么就不想喝了?晚上,他打电话问平时经常到他这里喝茶聊天的村民,才知道,大家已经习惯于用邓平寿原来那个茶杯喝茶,感觉端着那个保温茶杯亲切自然。

  于是,缠着胶布的保温茶杯重新回到了邓平寿的办公桌上。

  一只茶杯,一缕茶香,一段真情,在邓平寿和老百姓之间演绎着。

  故事3,下村“三件宝”

  “农民的问题在地里,我坐在小车里,他们不会来找我说话办事。”邓平寿经常这样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解决问题,他坚持长年下村。下村时,邓平寿身上总有三样“宝贝”:黄布挎包、解放鞋和笔记本。

邓平寿的黄布挎包.jpg

黄布挎包

  穿一身简朴的衣服,肩上挎一个洗得发白的军用黄色帆布挎包,脚穿一双解放鞋,是虎城老百姓心中“标准”的邓平寿形象。邓平寿的黄布挎包里,装着笔记本和蚕药、技术资料等,下村随时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蚕农的难题。

  一次,邓平寿听说千丘村二组罗立德家的三张蚕不吃食,急得团团转,他立即赶去,蹲在蚕房里仔细观察,最后确定蚕子是轻微农药中毒,他立即从挎包里掏出蚕药救治。只花了半天功夫,蚕恢复了吃食。罗立德拉着邓平寿的手,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我这三张蚕就全完了啊!”

  邓平寿是个修枝的能手。到了桑树冬管的时候,他的帆布挎包里装着桑剪,看见村民修桑枝时有操作不当的地方,他就摸出桑剪教村民修枝。在一年一度的桑树冬管现场会上,邓平寿常常给大家作示范。他挽起衣袖,拿着桑剪,剪了起来,大约5分钟后,一株桑树的枝就修好了。“远看一把伞,近看光杆杆”,干桩、干疤、病残枝全部被剪掉。

  一次,家住千丘村三组的孙泽寿拿一把砍刀到桑树地里,把该修的枝砍了。邓平寿下村看见了,就喊:“老孙,老孙,你上来!”孙泽寿上去,邓平寿递支烟给他,然后从随身背的挎包里掏出桑剪,钻进桑树地里边剪枝边说:“你那样砍会影响树的发育。我剪给你看。” 30多株桑树,邓平寿一口气剪了一半,边剪边教,一个多小时后,孙泽寿学会了修枝。

邓平寿的解放胶鞋.jpg

  解放胶鞋

  邓平寿平时下村,最常穿的是解放胶鞋。

  2003年12月,邓平寿与副镇长陈宗国等一起下村检查桑树冬管情况。天刚亮,他们就从镇上出发,边走边看桑树修枝和刷白情况,了解群众在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从集中村经五角村、聂家村、八林村到波漩村,他们走了10多公里山路。下午两点,一行人才在波漩村吃午饭。

  饭后,一行人又依次察看桐子村、水口村、陈家村。走到一个叫水口岩的地方,要跨过一条1米多宽的深沟,由于体力不支,邓平寿没能跨过去,“咚”地一声栽进了沟里。大家把他拉上来时,邓平寿脚上的解放鞋装满了水,裤子水淋淋的。他痛得脸发白,在地上坐了半个小时。陈宗国知道他摔得不轻,建议用车来接,但他连忙摆手:“没关系,没关系,我没事。”接着往前走,坚持按原计划检查完陈家村的桑树冬管情况。

  下午6点,邓平寿走路的速度越来越慢,背越来越佝偻,手不时地扶着腰。陈宗国见他不行了,叫来镇里的汽车,硬把他塞进车里。这一天,几个人走完了7个村。

  在邓平寿的遗物中,40多个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

  邓平寿白天下村,把了解到的群众困难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到办公室,看见报刊杂志上与农村相关的文章,又摘抄在笔记本上。

  2006年夏,重庆大旱。水口村养鸡大户伍能军的5000余只鸡因缺水奄奄一息。从陈家村徒步到水口村察看旱情的邓平寿知道后,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8月16日,水口村六组伍能军5000只大鸡缺水,急需解决。”第二天,由镇里出资雇请的三轮车往返五六趟,为养鸡场送水,5000只大鸡、4000多只小鸡无一死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口村两个组群众的饮水难,邓平寿先后5次到水口村,帮助村民打井引水,经过努力,800多人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只拿到初中文凭的邓平寿,下村处理完事情,还要挑灯学习。他的办公桌旁,堆满了涉及农业生产、政策法规,以及如何发展二、三产业等书籍。

  有一次下村,村民对退耕还林政策有疑问,邓平寿摸出他的笔记本一一解答,还自豪地说:“看,我是从报上抄下来的,准确。”

  就是靠着这些笔记本,靠着这些对群众点点滴滴的关心,邓平寿赢得了百姓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编辑傅梦婷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