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视觉重庆|下庄 昔日“天坑村”吃上旅游饭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9-04-16 07:36:34 | 编辑:陈韫宇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教师,为下庄培育很多优秀的人才……”

      “我要当一名厨师,做出很多美食,让到下庄来玩的客人有好吃的……”

      4月14日上午,在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小学,一堂“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正在进行。

      雨后的山村空气格外清新,14名孩子清脆的声音携着对下庄美好未来的期许,飘荡在春风里。

      下庄村,位于竹贤乡西部一个巨大天坑底部,幅员面积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4人,最低海拔287米,最高海拔1600多米。

      以前的下庄村,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勤劳善良的下庄人便用生命在绝壁上筑出了历史上第一条公路。

      这条路,从1997年便开始凿,历时7年,其间有6条鲜活的生命牺牲在筑路工地上。

      这条路,打开了下庄人通向幸福的“天窗”。昔日的“天坑村”已全然不见曾经的荒芜和悲壮,正悄然蝶变。

      如今,全村已修建道路21公里,实现了社社通户户入。

      村民委员会主任毛相林说,村民要致富,必须发展好第三产业,搞好乡村旅游。

      杨元鼎是建卡贫困户,这些年常在外务工,眼看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便商量着回家,和贫困户袁堂清、杨亨双联合办起了“三合院农家乐”。“现在路通了,贫穷不可怕,只要人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杨元鼎说。

      如今,下庄村产业发展已初具效果:全村已形成低山区柑橘650亩、桃园300亩,高山区烤烟200亩、核桃600亩的产业结构。通过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去年全村人均收入9700多元,现已实现整村脱贫。

      下庄村,下庄人,用一个鲜活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道理:“所有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 4月13日,下庄村,新近改造好的农房朴素美丽。

      ▲ 4月14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下庄精神”文化博物馆,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向游客讲述悬崖路修筑的故事。

      ▲4月13日,空中俯瞰下庄村,悬崖上的公路在大山中蜿蜒。

      ▲4月14日,村民袁堂清正在修建自己的新房。

      ▲4月13日,下庄村“三合院农家乐”,周末前来休闲的客人品尝村里的绿色菜肴。

      ▲ 4月14日,村民正在管护开花后的脐橙果树。

      ▲4月14日,在脐橙地里忙完农活儿的村民背着背篓回家午餐。

      ▲ 4月14日,下庄村小学,张老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孩子们举办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