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西南大学学生走进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26日,西南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走进北碚区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为社区近百名党员及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10名成员都是该校大学生,他们用生动活泼的快板、知识竞答等形式,给大家带来精彩的宣讲。
“爷爷奶奶们,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6日下午,宣讲团成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一学生贾吴童,落落大方地走到社区会议室中央。
贾吴童手拿一本小册子,里面是精心准备的各种粮票、油票等样本。“这是我们在博物馆里拍的粮票票样,你们一定很熟悉吧,可以讲一讲你们和粮票的故事吗?”话音刚落,有34年党龄的蓝国芳站起来,激动地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比较困难,物资紧缺,买布、买米、买肉等都得用票!”
“那现在呢?”贾吴童问。大家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衣食住行反映生活变化。70年来,我们党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带领大家奔向美好生活的目标。”结合爷爷奶奶们的故事,贾吴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以及新中国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现场,李雪雪进行有奖知识问答,大家争先恐后作答,气氛热烈。
“打竹板,响连天,爷爷奶奶笑开颜;夕阳红,国向前,盛世太平享天年……”宣讲团成员表演了一段朗朗上口的快板,党员和群众有的和着节奏拍手,有的拿出手机拍照。
“今天的中国,复兴号高铁一分钟可前进5833米,‘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每一刻,都上演着中国奇迹!”在播放一段视频后,文春翁、郝妍淋等同学接力进行了“凝心聚气促发展”主题微宣讲,她们从中国在科技、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一些变化,进一步阐释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为你们点赞!真棒!”不少居民竖起大拇指。“这样的宣讲寓教于乐,形式很活泼,内容很精彩。”老党员杨安秀夸赞道。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宣讲的成员都是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全是“00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宣讲团迅速组织了学习。”宣讲团团长丁甜甜介绍,随后大家在广场、社区等地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居民们想听什么;然后分别准备了宣讲稿、知识竞答题和快板词等,并在团里试讲了几次。“此次到奔月路社区宣讲,是我们首次对外宣讲。”
“我们社区是天生街道最大的社区,党员也很多,有634名。”奔月路社区党委书记黄若琴介绍,大学生们用新鲜活泼的方式将党的最新理论传达到基层,大家非常欢迎。
宣讲团成员杨宇说,接下来,宣讲团还会在社区、学校各学院、学生园区等地持续开展不同类型的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