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中途之家”:“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8-12-14 07:01:49 | 记者:张莎 | 编辑:李振兵

      原标题:

      渝北区“中途之家”公益项目:

      “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者面向对象开展个案咨询辅导。记者 张莎 摄  

      最近,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徐建平一直在跟踪、关注服务对象朱某的创业进展。得知朱某已经办理了小微企业营业执照,徐建平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朱某是通过‘中途之家’社区矫正帮教服务项目介入服务的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创业者,他走出创业这一步,是对更多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巨大激励。”

      三年来,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服务的渝北区“中途之家”社区矫正帮教服务公益项目(后称“‘中途之家’公益项目”),作为一个“缓冲带”,已帮助1100余人再社会化、重新融入社会。

      据了解,2016年2月,渝北区正式启动了“中途之家”公益项目。渝北区司法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常态向渝北区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20余项公益服务,涵盖教育矫正、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并由后者向矫正中心派驻专职社工、心理咨询师承接服务项目,将工作中的部分非刑罚执行类项目交由专业力量承担。

      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公益项目中,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都会接受专业社工谈话,谈话除重点告诫社区矫正制度管理外,还综合了解矫正对象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情况,研判其思想状况及心理动态,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重塑自我、重返社会。

      “前不久,我们面向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的青少年矫正人员,专门开展了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教他们辨识情绪,抒发情感,合理宣泄。对于回归社会后出现沟通障碍的对象,我们会开设‘沟通表达”课,增强他们沟通交流的能力。”矫正中心心理咨询部心理咨询师龙宇介绍。

      而对于希望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人员,“中途之家”公益项目则会根据前期需求调查,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支持或资源链接。

      为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因就业困难失去经济来源、再次踏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一现实问题,“中途之家”公益项目积极开发就业基地。就业基地及相关企业承诺,在矫正人员愿意就业的前提下优先录用、同等待遇、不受歧视。

      如今,渝北区“中途之家”公益项目已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为主的帮扶团队,共同帮助那些曾经走入歧途的人们正常回归、融入社会。目前,该项目已累积开展法制课堂29期、心理测试2158例次、心理健康教育73场、个案心理辅导63例,建立就业基地3个、开展就业培训19场、就业帮扶66人次、成功推荐就业14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