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见好老师|2022年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育才中学副校长夏颖: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助力学子梦想“花开”海外
她用勇立时代潮头的胆识与敢为人先的魄力,专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她用勤耕不辍的执着与满腔的教育热血,扎根教育一线,助力少年学子成长为国家栋梁。她就是重庆育才中学副校长夏颖。
从25年前初登讲台起,夏颖勤耕不辍,不负时光,先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重庆市特级教师等荣誉。每一枚沉甸甸的奖章,都是她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的最好印证。
用知识改变命运
推动青年学生走向世界舞台
2005年开学,夏颖接到了一个特别的班级。这个班级被称为“宏志班”,由一群来自偏远区县、家庭困难的学生组成,英语是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弱势学科。班里一个男孩还找到夏颖,说自己家里贫困,想去打工,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在夏颖的不懈帮助下,男孩最终留下来继续学业。为了帮助他迅速适应高中生活,夏颖还经常与男孩谈心,帮助他在学业方面查漏补缺,并给他讲述其他国家的风景、人物与故事。在夏颖的引导下,男孩逐渐建立起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成绩从50分逐渐提高到了130分。
高考后,男孩收到了国内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几年过后,夏颖收到男孩的一封邮件:“夏老师,谢谢您多年的鼓励与关心,我已经通过选拔并即将公派出国读研,请相信我一定会学成归来。”
那一刻,夏颖感受到一名师者的巨大力量,并触发了对教育的另一层理解: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自己在关注专业学习的同时,更要推动青年学生到世界舞台上去看一看,发出中国之声。
▲九龙坡区夏颖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进军全新领域
助力“重庆育才”闪耀国际赛场
2012年,学校决定组建重庆育才中学国际部,夏颖单枪匹马挑起了这个重任。迎来第一届国际课程班学生后,一名有多年物理竞赛学习经验的女生找到了夏颖,对她说:“夏老师,据我了解,我们中国高中生在国际物理竞赛领域还有很多空白。我想试试!”
“我想试试”,因为这简单的四个字,夏颖用整整三年时间陪着这位名叫柯昕蔚的学生“一展宏图”。为配合国际课程班学生展开学习,夏颖鼓励学校各科老师深度学习专业英语,带着老师和学生们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凭借学校教师的指导与自身的奋进,2019年,柯昕蔚斩获了当年美国物理竞赛的全球第一名。第二年,柯昕蔚进入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中国国家队并担任队长,在当年的世界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中,创造了世界第二名的中国队历史最好成绩。柯昕蔚还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成为了重庆市首位被英国剑桥大学本科录取的高中生。
自育才国际部成立以来,夏颖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教育新生力量,使育才国际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让“重庆育才”成为了国际赛场上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指导国际部学生获奖
与祖国同呼吸
鼓励新时代青年发出中国之声
国际教育不仅要承担育人角色,更要扛起增强祖国与世界各地青年之间交流的重任。夏颖积极投身于中学国际交流,助力打造中国青年一代在世界舞台的良好形象。她推动学校与美国林肯中学结为友好学校,推进两校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互动。目前,育才中学已与俄罗斯、德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13所中学结为友好学校。
夏颖深知,越是从事培养“走出去”的人才的事业,就越要坚定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2018年开始,夏颖每周都要组织育才中学国际部的师生到重庆市九龙坡区特殊教育学校做志愿服务,为困难群体贡献青春力量。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回望过去,陶行知校长的思想延续在育才园83载的教育梦里,也延绵在夏颖的教育初心里。从一个被改变命运的孩子,到一个个代表祖国发声的中国青年,夏颖的教育初心每时每刻都在被磨得更“坚”、擦得更“亮”。
(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