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全市水稻已陆续开镰收割,正式拉开丰收大幕。8月4日,在大足区拾万镇的市级水稻品种展示基地,97个水稻品种也陆续成熟,远远望去,100余亩基地里绿油油一片。
▲位于大足区拾万镇的市级水稻品种展示基地。记者 栗园园 摄
作为全市大田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具体产量、抗病性、结实率、抗倒伏能力咋样?当天,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李贤勇、市农科院特作所副所长李经勇、市种子站副站长张颖韬、市三峡农科院研究员雷树凡、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副高级农艺师夏国辉到现场实地开展鉴评。
“这个一看就是高温逼熟的。”在田间,李贤勇提起一穗稻谷说,大部分稻穗都还是青的,但是部分已变黄,这种就属于高温逼熟,这会导致稻谷品质下降,口感也会受到影响。
▲李贤勇拿着一穗稻谷仔细查看。记者 栗园园 摄
挨个品种看下来,李贤勇不时用手掂量各品种每穗稻谷的重量,“你看这个,受高温影响,基本就没结起,用手捏里面都是空的。”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高温伏旱天气较多,高温天气较往年提早了10天左右,提前至7月初,李贤勇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此今年水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烤验”,具体表现为高温逼熟和产量下降。
但重庆日报记者也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整个示范片几乎没有发生倒伏和稻瘟病等情况。李贤勇表示:“总体上讲,今年高温伏旱导致的部分品种减产在合理范围内,加上病害轻,因此情况优于去年。”
记者了解到,市级水稻品种展示自去年起开展,目的在于筛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发现有缺陷的品种,为水稻主导品种推荐和撤销审定提供依据。张颖韬介绍,经过去年的示范、筛选,今年已有部分水稻品种退出示范展示,并迎来42个近两年新审定、引种备案的新品种。从总体上看,新品种大多表现优异。
▲专家组在田间开展水稻品种鉴评。记者 栗园园 摄
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专业测评,专家组给出测评意见:我市自主选育的袁两优1000、神农优228、创两优丰占、神9优28、Y两优35、万优815等6个品种和晶两优华占、隆两优534、川种优3877、宜香优2115、荃优丝苗、德优3301、荃两优069、九优386等8个品种,共14个品种在株型、抗倒伏、整齐度、稻瘟病抗性、穗型、结实率、目测产量等田间综合表现好,6个品种存在部分缺陷,综合表现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