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近视防控校园行动04|鼓楼人和街小学:构建近视防控生态圈
    重庆日报·健康
    时间:2022-06-22 10:40:17 | 编辑:冯超

    “同学们,跟着我的指挥一起唱……”鼓楼人和街小学的操场中央,一群身着白色校服的学生正在参加合唱课,学生们随着老师的指挥边律动边歌唱,整个操场都回荡着他们悠扬动听的歌声……这只是鼓楼人和街小学针对近视防控工作开展的户外课程之一。

    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健康,鼓楼人和街小学后勤主任王伟介绍,学校基于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型搭建近视防控干预设计,采取了户外劳动课程、眼科专家进校园、督察等多种举措,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机制,形成近视防护的生态圈、循环链。在多方努力下,学校的近视率得到有效改善。

    鼓楼人和街小学后勤主任王伟

    “校、生、家、医”四位一体,科学设计预防近视

    针对视力保健,鼓楼人和街小学如何基于健康行为构建生态学模型图呢?“学校从行为学和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入手,梳理出各层面各自具体、独特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有针对性地探寻各层面可实施的身体活动干预策略。”王伟说。

    据介绍,干预的多重水平包括内层——学生个人、家庭、班级;外层——学校、学区。干预设计首先针对各层次明确目标人;其次按行为多维影响因素,在各层中回答为什么做(倾向因素)、如何做(促成因素)、如何做得更好(强化因素)。采用“学生-学校-家庭-医院”实时参与的四位一体的防控策略, 实施以学校为单元的学生“一对一”视力健康干预模式。

    基于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型图

    阳光农场、户外写生……“睛”彩课堂在室外

    “阳光体育活动”“室外特色课程”……鼓楼人和街小学在近视防控干预设计中,从学生层面回答了“如何做”的问题。

    为了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学校结合“双减”政策,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到六年级每周设置了4节体育课,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保障户外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

    大课间活动

    “鼓楼人和街小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室外特色课程也更加丰富多彩了。”王伟说,学校鼓励课堂从室内走到室外,通过开展“向劳动致敬,护校园关丽”户外劳动课程,让学生在校园内践行垃圾分类,在花坛和菜园除草、捡拾落叶。在“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们参观研学基地,拥抱阳光,不仅从历史的角度感知革命精神,还能促进眼球的发育。学校还利用校园边角,开辟了“阳光农场”,学生们在这里种植了番茄、豇豆、丝瓜、李子等应季蔬菜水果,在劳动课上,他们除草、翻土、浇水、记录生长数据,提高劳动能力的同时也缓解了眼疲劳。学校还开展了户外写生及校队的户外练习,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对预防近视的发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户外劳动课程

    请专家、开班会、播视频,多重方式全面宣传

    近视防控,宣传先行。学校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家校医“三管齐下”的宣传教育,从多层面回答了近视防控干预设计“为什么做”的问题。

    眼科专家进校园,校、医联手推进近视防控工作。据王伟介绍,两个学年以来,学校与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医附二院联合,多次邀请临床眼科医生来到学校进行主题专家讲座。通过孩子们在讲座上的积极互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专家讲座

    在校内,学校则利用主题班会、朝会、红领巾广播等形式开展“防近”科普宣传。同时,学校还精心制作爱眼微视频,从产生近视的原因、治疗、危害和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重点对护眼知识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爱眼护眼主题班会

    近视防控,是一项涉及多主体的系统性工程,为做好家校联动工作,学校给每一位孩子及家长发放了《爱眼护眼倡议书》,让家长充分了解护眼知识。考虑到低段的孩子不容易理解近视危害和科学用眼护眼的重要性,学校根据低段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特别制作及分发具有针对性的《小学生近视防控手册》。

    学校分发《小学生近视防控手册》

    强化视力健康管理,动态追踪视力变化

    近视防控,看成效。学校通过常规督导、自我督察和家长督察等形式,让学生主动自我规范,并建立视力筛查档案,动态追踪视力变化,将近视防控落到实处。

    在常规督导方面,每个班级上安排了两名防近视监督员,对全班人员起监督作用。同时,近视防控小组和大队组织专人进行巡视,记录各班做操情况,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和不良的行为,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和巡查记录表。

    自我督导和家长督导,则分为高段学生填写行为卡,低段学生采取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由班主任发放和回收,定期监测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效果落地落实情况。

    学生填写《爱眼行为评价卡》

    家长填写《儿童视力评定表》

    巡查督导促用眼规范

    此外,在区教委、区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医附二院的多方努力和支持下,鼓楼人和街小学完成了视力筛查三次,打造了云眼app,建立了学生视力筛查的大数据系统,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

    学生视力筛查

    据悉,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利用医院、学校资源落实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学校-家庭-医院”视力健康实时监测与预警机制,推动学校近视防控科学化、制度化、系列化建设,为孩子们保持明亮的双眼保驾护航。

    (文图/魏琳珊)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