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32次全国助残日。5月12日,渝中区残联在解放碑商圈举行了第32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
现场,来自重庆市聋哑学校的师生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啦啦操和手语舞表演,主办方为残疾人群体送去了政策咨询、就业招聘、义诊及康复咨询等大礼包,并为2022年度渝中区残联系统十大最美人物举行了颁奖仪式。更有意义的是,三战残奥终夺金的东京残奥会冠军廖克力与大家面对面,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这份榜样的力量鼓励着现场每一位残疾人朋友。重庆日报美好生活热线记者就此采访了这些榜样的代表。


他自强不息 勤学苦练终夺奥运金牌
廖克力是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上,他勇夺乒乓球男子团体TT6—7级金牌1枚、乒乓球男单TT7级铜牌1枚,实现残奥会上重庆籍选手金牌“零的突破”。

出生于渝中区的廖克力,在5岁时和父亲回家途中,遭遇一起电车脱鞭事故,导致他右臂截肢,左手严重烧伤。
“我也曾自卑过,不愿出门、不愿拍照,甚至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廖克力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时说,由于残疾,在小时候总能感觉到周围人眼中异样的目光,“但我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
为了不让身体的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廖克力的父母教导他学会了独立写字、吃饭、提重物,帮他恢复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11岁时,在大田湾体育场,廖克力触碰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体育运动——乒乓球。
得到了残疾人乒乓球教练林萍君的垂青,廖克力开始投身于这项运动之中,他梦想成为一名职业乒乓球选手,进入中国国家队为国争光。
从此,廖克力开始了一边打球、一边学习文化知识的人生旅程。从重庆到西安市银河乒校、再到山东鲁能乒校、再到重庆铁路中学,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别人一天练四五个小时,他就练七八个小时,10年的坚持,让他的技术得到了质的提高。
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廖克力获得所参加级别的男子单打冠军,开始活跃在世界残疾人乒乓球舞台。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运会,廖克力获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团体冠军。2021年,他代表中国出征东京残奥会,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升国旗、唱国歌,这是我一生的光荣。”廖克力动情地说道。
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有限的,今年已经32岁的廖克力还想再战一届奥运会,争取拿到2024年巴黎残奥会参赛资格。眼下,他也正积极备战杭州亚残运会,希望能为祖国再添金牌。
这么多年,廖克力一路坚持走来,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选择放弃,他也希望其他残疾人朋友遇到挫折,感觉气馁,心生放弃时,再坚持一下,一定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活动上,廖克力还为重庆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运动员吴玉杰、汪利俊赠送了签名乒乓球拍,两位小同学很是激动,或许他们就是下一个“廖克力”。散场时,重庆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还专门等着廖克力一起合影,孩子们虽然听不见、说不了话,但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对“偶像”的喜爱和那一刻感受到幸福,廖克力也回以大大的拥抱。
他自力更生 读书学医治病救人
今年,渝中区评选出了2022年度残联系统十大最美人物,获得“最美残疾人创业模范”称号的唐志辉在现场听了廖克力的分享后,深受触动:“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今后要向廖克力学习,他是我的榜样。”
不过,唐志辉的故事同样励志。16岁时,因患骨癌以致右大腿根部截肢,他不得不缀学在家接受治疗。治疗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和照顾两个妹妹,唐志辉进入老家四川遂宁的一家毛毯厂工作。
“我还是想读书,学习一技之长。”1990年,20岁的唐志辉想起来帮他治疗的中医医生柏宗岱,有了学习医术的想法,“虽然我是个残疾人,但这不影响我有一个行医救人之心,医生不仅是我选择的职业,也是我的信仰,希望我能自力更生、还能治病救人。”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唐志辉师承柏宗岱。拜师学习的三年时间里,他感受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医学理论知识,并想要成为一名执业中医师。“通过专业学习拿到职业资格才行!”2004年,唐志辉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三年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习,并拿到了执业医师证。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因同行老乡的邀请,唐志辉携一家人来到了重庆发展,资金不够,他东拼西凑开办了在渝中区的第一家诊所。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他几乎放弃休息时间,24小时营业。2008年9月,唐志辉的妻子突发疾病,胃出血,危及生命。当时他是一心挂三肠,担心老婆的病情,又担心孩子读书,还担心诊所的事情,非常的艰难。
“2010年又遇到十八梯片区拆迁,不得不重新找门面,最后找到一间较为合适的小门面。”唐志辉回忆,那时他工作吃住都在这一间房子里,房间太小放不下床,就将沙发放下来当床用,白天再收起来。
自从成立诊所之后,假期和休息对于唐志辉来说形同虚设,他几乎24小时在岗,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一直在。“久而久之,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们诊所,实在没看到人,打电话给我,我就马上去。”唐志辉的诊所就在病人们的口口相传中逐渐发展起来。
多年来,唐志辉得到了很多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口碑积累,事业也算步入正轨。2016年、2018年他又相继在巴南区、九龙坡区开办了两家诊所,除了专业的中医诊所之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诊所、专为非重庆市内病患设置的预约式诊所,并邀请专业医生人员管理。
从医10多年,唐志辉一直没有放弃学习,2016年,他考取了主治医师,接下来的目标是主任医师。“全国助残日是残疾人朋友最大的节日,我最想跟他们分享的是,人处在逆境时也不要忘了梦想,坚持学习和奋斗,持之以恒,更要把自己融入这个社会,自立自强,才能收获美好人生。”唐志辉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