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走进区县看发展|南岸:科技创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陈维灯
    时间:2022-11-08 19:33:54

    相比精密复杂的仪器而言,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在电子制造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位于南岸区茶园新城的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集诚电子”)用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生产效率提高25.4%、产品不良率降低5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4.3%、研发周期缩短33.3%、运营成本降低22.1%。

    “以前,员工都是在物料仓储间里进行人工拣选,耗时费力不说,还容易产生误差。”11月8日,集诚电子制造中心项目负责人叶兴亮介绍,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企业平台应用,原材料运抵公司后,首要工序就是扫码入库,“通过扫码,原材料无需再按编号规则砌放,哪怕随意放置,取用某种原材料也能像‘抓中药’一样准确。”

    近年来,南岸区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化项目改造,着力提升全区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集诚电子“抓中药”式选择原材料,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聚焦“创新+” 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速

    ▲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南岸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一家汽车电子配套企业,集诚电子主要生产车身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精密配件,对工艺要求较高。

    “一个看上去不大的主板,有时就需要贴上千个零部件,误差更是要控制在千分之一毫米范围内。”叶兴亮介绍,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造,尤其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仅通过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设备信息、工艺参数、实时监控、光学检测、产品追溯等所有信息的实时反映。

    叶兴亮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过去,为防止产品瑕疵,主要依靠人工检验,包括肉眼识别、纸笔记录和产品核对,不仅效率低,还可能存在不准确等问题。如今,只需对二维码一扫,贴片机防错系统就开始按设定工作,用时只需人工的三分之一,还提高了准确率。

    通过自主研发创新,集诚电子已借助数字化产线实现了生产、检测、物流全周期数据管控,具备了年产1300万套汽车电子产品的产能,且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生于重庆,长在南岸的美心集团多年致力科技兴企。

    美心集团是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先进单位”“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拥有各项专利100余个,技术创新能力同行业领先,先后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美国WHI、英国BS、欧盟CE等数十种认证,是设计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产品种类齐全的门类企业。

    ▲在美心集团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通过5G网络接收指令后,精准地进行生产。南岸区委宣传部供图

    美心集团以数字化发展为引擎,持续巩固“专精特新”成果,推动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经济高质稳健发展,以每年保持不低于8000万元的持续投入,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南岸区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持续加强统筹协调和技改投入,深入推动智能制造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全区有23家企业纳入市级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服务商资源池,覆盖电子、装备、汽车、医药等行业,初步形成“方案提供商+网络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生态体系。

    聚焦“智慧+” 工业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同样位于南岸区茶园新城的重庆瑞方渝美压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方渝美”)曾因压铸设备的控制和传输方式比较传统,设备互联难度大,生产环节存在数据间的信息孤岛,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类点、线状瑕疵,有些细小瑕疵难以被发现,容易漏检、误检,产品合格率不稳定。

    ▲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卷烟厂智能化生产车间。南岸区委宣传部供图

    要提升竞争力,瑞方渝美必须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决策自动化与智能化,打破生产设备、生产环节数据间的信息孤岛,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在南岸区经信委的引荐下,落户于该区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重庆飞象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象互联网”),为瑞方渝美量身定制了智能化生产过程管理系统、质量检测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并通过“人、机、料、法、环、测”全要素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导入工业应用对生产进度进行全面追踪。

    “简单来说,就是给企业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飞象互联网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又联合生态伙伴,采用云端结合的开发模式,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通用平台架构上为瑞方渝美定制开发智能制造各环节的解决方案,打破各个生产环节数据间的信息孤岛,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通过智能化改造,如今,瑞方渝美生产效率提升17.5%,人工成本降低15%,故障停机减少50%,生产不合格率降低34.76%,交货不良率降低32.48%,管理效率提升20%。

    南岸区经信委负责人介绍,飞象互联网通过“平台+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打造了农产品大数据、汽车供应链、三轮摩托车、智慧物流、纸包装共享制造、小家电等行业平台,为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高可靠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飞象互联网平台已累计接入企业超过23000家,服务企业超过4400家,聚集生态伙伴超过300家,在全国多地布局,与汽车、家电、食品等10余个行业合作数字化项目超过100个。

    聚焦“绿色+” 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9日,远达环保低碳工厂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并网运行100天,90%以上的发电量自行消纳,余电通过电网送入千家万户。

    远达环保低碳工厂是重庆市首个低碳工业园示范工程,该项目包含碳捕集、智慧能源、绿电替代等五大系统及光伏、小型风电、储能等多种能源于一体。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约4500吨,年发电量160万度。

    推动远达环保成为全市首个“低碳工业园”示范工程,是南岸区着眼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绿色+”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近年来,南岸区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功能定位,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千亿级支柱产业进行打造,一批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绿色效益初显。

    不久前,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的“心脏”设备正是由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用工业”)生产的丙烯压缩机,它是碳捕集环节制冷和液化精制单元的关键装备。

    “能把整个机组中的二氧化碳冷却成液态,再运送到油田注入地下,将地里面的石油给压出来,同时就起到了回收二氧化碳的作用。”通用工业工程技术部负责人黄袁川介绍,目前机组已经完全投运,每年可回收100万吨二氧化碳。

    作为大型国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自落地位于南岸区以来,通用工业陆续推出一系列节能降耗产品,其中,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效蒸汽压缩机,已在全国医药、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应用,可实现年减少碳排放45万吨。

    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岸区将紧紧围绕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建设,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同时,强化绿色环保产业孵化和培育,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碳中和产业链布局建设,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主编:周立 | 编辑:柏云辉 | 审核:汤寒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