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让观众领略古人智慧 “中国古代科技展”在重庆科技馆开展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7-10 20:39:42 | 记者:张亦筑 谢智强 | 编辑:袁文蕙

    测量天体位置的简仪,用于纺纱的水转大纺车,用于水战的火龙出水……7月10日,“中国古代科技展”在重庆科技馆开展。该展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馆设计开发、推动优秀科普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巡展项目之一,通过精选68件(套)展品进行展示,让观众领略古人智慧。

    7月10日,重庆科技馆,中国古代科技展现场,市民正在了解水转大纺车。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和重庆市科协主办,分为天文、机械、建筑、军事、井盐开采及科普活动六大区域,展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中的科技发展历史,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科技人物典籍和科技思维方法,同时展示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7月10日,重庆科技馆,中国古代科技展现场。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记者看到,在天文展区有一个超3米高的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其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据悉,简仪是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1276年创制,此次展出的是现存于紫金山天文台的明正统二年至七年(1437-1442年)制造的简仪的复制品。简仪的创制,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

    超3米高的测量天体位置的简仪格外醒目。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机械展区有种类繁多、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实用性很强的机械工具,比如水转大纺车,它是中国古代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纺纱机械,用于加工麻纱或蚕丝。它与近代纺纱机的构造原理基本一致,已具备动力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市民正在观察世界上最早二级火箭——火龙出水。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另外,军事展区还有很多古代战争中的“黑科技”。比如用于水战的火龙出水,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古人用毛竹制成龙身,前后安装木刻的龙头、龙尾,将4支火药筒的引信汇总在一起,以保证同步点燃,推动火龙飞行,这是第一级火箭。火龙腹内藏着数支小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火药筒的火药将要燃烧完时,它会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此时龙口里就会射出数只火箭,形成第二级火箭。

    市民被古建筑的卯榫结构吸引。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古代的科学家真是太伟大了,他们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至今都产生着深刻影响。”前来参观的学生李思琪兴奋地说。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2月28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