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发布厅|我市发布“十四五”农作物种质创新十大成果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2025-10-24 15:58

10月24日,我市召开全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年会暨重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十四五”工作总结会。会上,耐高温玉米、早熟高油高产油菜、高蛋白大豆、抗黄脉病柠檬等重庆市“十四五”农作物种质创新十大成果正式对外发布。

重庆是山地丘陵农业的典型代表,立体气候明显、物种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重庆也成为极端高温干旱和寡日照等气象灾害频发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农业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我市紧紧扭住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这个关键,加快培育优良种子,以应对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目前,已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的阶段性成果——玉米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为全球耐高温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全球首个血橙高质量基因组的成功发布,不仅推动了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领域的深入探索,还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及育种利用奠定了核心基础;

蚕豆研究成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个食赏两用功能的蚕豆品种,为重庆农业增添了一张亮丽名片;

花椒研究成果为丰都麻辣鸡注入了独特风味,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等等。

“此次发布的十大成果均体现出面向作物保供安全、人民生命健康需求、重庆产业发展需求的特点,极具重庆辨识度,部分成果也具备全国影响力。”项目执行人、市农科院科技处副处长杜成章说。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从3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加快实现种业振兴:

一是建设耐热和耐寡日照胁迫等重大通用表型鉴定平台体系,在满足我市自身科研需求的同时,承接国家级精准鉴定任务,为抗逆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平台支撑;

二是围绕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目标性状,建立常态化种质资源引进、收集、保存机制,通过系统化精准鉴定流程,持续筛选综合性状优良且具有重大目标性状的突破性新种质;

三是将着力建设种质资源数字表型体系,推动有组织科研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农作物种质资源高质量数据集”,以AI技术赋能种业科技创新。

重庆市“十四五”农作物种质创新十大成果

01
蚕豆

观赏抗病宜机收蚕豆“豆美”系列

针对花海与粮田难以兼得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定向杂交、轮回选择、精准评价、高压严选等技术,成功打破不良性状基因连锁,聚合集顶生花序、特异花色、抗赤斑病、高位结实等优良性状于一体,创制全球首批食赏两用蚕豆新种质。

在打造粉红花海的同时,亩产蚕豆200公斤以上,在国内率先取得“种花得粮”的突破,为破解涉耕绿地和涉农景区“非粮化”问题提供重庆方案。

02
甘蓝

甘蓝类蔬菜Ogura 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工具型种质

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杂交甘蓝类蔬菜因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干扰导致优异种质资源无法利用的难题,通过基因工程与远缘杂交技术,将油菜Rfo恢复基因成功导入甘蓝Ogura CMS不育系,解决了优异种质难以用作亲本问题,大幅提升杂交甘蓝类蔬菜品种抗性和品质,彰显我国自主创新实力。

03
花椒

柠檬香型花椒“丰香”“丰彩”“渝津香”

针对花椒品种香味寡淡难题,综合运用高通量测序与分子标记、香麻物质精准检测和感官评价等技术,成功筛选出3个柠檬香型特异种质。

其芳樟醇、D-柠檬烯、羟基-α-山椒素及芳香物质总量较现有标杆品种“九叶青”分别提高了480%、45%、24%和118%。其独特香气铸就了“丰都麻辣鸡”的风味灵魂,成为重庆美食的金字招牌。

04
番茄

抗晚疫病大果番茄“LBR1731”

针对大果口感番茄因晚疫病高发频发,严重威胁生产的问题,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定向改良技术,成功创制抗晚疫病大果口感番茄新种质,以该种质组配的杂交品种与现有标杆品种普罗旺斯相比,口感风味毫不逊色,但晚疫病抗性提升两个层级,显著减少农药用量。

05
榨菜

宜机收榨菜新种质“B6S”

针对榨菜机械化采收中损伤率高的问题,通过远缘杂交和高压力筛选技术,成功培育出根茎节高度达3.5厘米、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榨菜新种质。

该种质的应用使机械化采收损失率从25%降至5%,采收效率比人工方式提高10倍以上,有力支撑我市榨菜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06
血橙

色浓味甜血橙“内秀”

为解决现有血橙品种色浅味酸的问题,通过嫁接诱变技术,创制花青素含量较标杆品种“塔罗科”提升两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突破16.2%、甜度提升一倍的血橙“内秀”。

该种质色浓味甜,为血橙产业品种结构调整提供核心种源支撑。

07
大豆

超高蛋白春大豆“PC49”

为满足市场对高蛋白大豆需求,通过构建大型高蛋白大豆杂交分离群体,综合运用田间系选、光谱无损检测、北育南繁、基因聚合等技术,成功创制国内首个蛋白质含量达50%的春大豆新种质。

该种质综合性状优良,为南方大豆产业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核心种源支撑。

08
玉米

玉米雄穗耐高温表型精准鉴定技术

针对高温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玉米安全生产的问题,通过分析全球玉米种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明确了决定玉米耐热性的关键性状,以雄穗有效小穗数与耐热阈值的比值作为依据,构建分级评价体系,填补了玉米雄穗耐热鉴定标准的空白,为耐高温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全球玉米品种的优化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09
柠檬

柠檬黄脉病表型精准鉴定技术

针对毁灭性病害黄脉病严重威胁柠檬产业发展的问题,通过研发智能表型识别技术,在大尺度上实现动态监测,病树识别准确率达92%;

微尺度上,通过叶片光谱反演实现资源抗性的自动评级,准确率达到97%。

成功筛选出抗病种质8份,创制免疫种质3份,挖掘抗病基因3个,为柠檬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抗性种源。

10
胡萝卜

高胡萝卜素功能型甘薯“渝红心”系列

针对现有甘薯品种功能营养物质β-胡萝卜素含量不高、果肉不艳的问题,通过定向杂交技术,成功聚合调控高色素生成的多基因集团,创造出“渝红心”系列红肉甘薯新种质,β-胡萝卜素含量从每100克不足2毫克提升至10毫克以上,为功能营养型甘薯品种选育提供优良基因基础。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郭晓静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