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你保温杯里泡的枸杞,或许来自这里!“枸杞之乡”邂逅“火锅之都”,精河枸杞“红”动山城
2025-09-16 18:00
▲新疆精河枸杞。受访者供图
9月16日,在重庆光环购物公园的一家超市里,来自新疆精河县的枸杞原浆,与本地热销的火锅底料悄然并列于货架。市民李女士熟练地将两盒枸杞原浆放入购物车,笑着说:“吃火锅容易上火,搭配这个正好降燥又养生。”
远在3000公里之外,新疆精河县托里镇的枸杞种植基地,一串串如红玛瑙般的枸杞果实压弯了枝头。种植户王磊在田间穿梭,手指轻巧地摘下一颗颗饱满的枸杞,脸上洋溢着喜悦:“真没想到,咱们的枸杞能卖到火锅之都重庆!”
▲农户们正在采摘枸杞。受访者供图
渝疆联动:一颗小红果,撬动大西南
坐落于新疆西北部的精河县,得益于碱性沙化土壤、天山冰雪融水的滋养和充沛的日照,这里生长的枸杞色泽艳红、果肉饱满、汁多味甜,享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果近6万吨,产值6.62亿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和教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9月16日,新疆精河县的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筛选枸杞,为精深加工做准备。记者 颜安 摄
精河枸杞与重庆的“缘分”,始于一场农产品推介会。2023年,精河县组织枸杞企业参加在渝举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次试水西南市场。
“展会才开幕,我们的展位就被重庆市民围得水泄不通。”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玉英回忆道,“重庆人既爱麻辣,也重养生,我们的枸杞恰好契合他们对降火调理的需求。”
此次展会后,精河县成功打通了枸杞产品进入西南市场的渠道网络,让精河枸杞在西南地区建立起首个“桥头堡”。赵玉英表示:“依托成熟的渠道合作,目前产品已进入重庆多家连锁商超和健康食品店。”
产业共赢:从餐桌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重庆江北区的一家火锅店内,店家别出心裁地推出“枸杞鸳鸯锅底”——其中清汤锅底特别加入精河枸杞熬制。店主介绍:“很多客人吃完还会顺手买一些枸杞产品带回家,实现了从餐桌到家庭的消费闭环。”
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餐饮体验,也拉动了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工程师李明林表示:“重庆人热衷火锅,枸杞则清热降火,二者可谓天作之合。更何况,枸杞本来就是重庆鸳鸯锅的常用食材。”
为解决长距离运输中的保鲜难题,精河县引进电场保鲜、冷链锁鲜等先进技术,并与航空、冷链物流企业达成合作,构建起高效顺畅的产销对接服务体系。
▲新疆精河枸杞。受访者供图
目前,精河枸杞在重庆市场销量稳步提升。李明林说:“重庆市场的成功,为我们打开了整个西南市场的大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重庆的多方面合作。”
未来可期:共赴西部陆海新通道
两地的合作正进一步向物流领域扩展。据悉,精河县目前正与重庆相关方面协商,希望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枸杞产品更加高效地出口至东南亚市场。
今年9月和10月,精河县就将组织企业赴东南亚和德国参加农产品展销——这些地区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重要节点。“通过铁路直达重庆,再借由陆海新通道快速抵达东南亚,全程预计节省一周时间。”一位精河枸杞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
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研发,精河枸杞与重庆的合作正多层次、多领域扎实推进。这颗来自天山北麓的“红色珍珠”,正借重庆之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谱写新的产业合作故事。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