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玉林东路为啥成“顶流”特色商业街区?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23 10:33

▲华灯初上,玉林东路上人来人往。

● 问题:

玉林东路如何从老旧街区变身“顶流”特色商业街区?

● 回答:

引入运营团队前置运营,解决设计施工与后续运营脱节问题;

实施“五个一批”更新策略,避免资金浪费,提升街区商业效益;

建立多业权街区共发展联盟,融合多方诉求,提高管理效率;

以街区打造带动社区治理,邀请居民参与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项目。

● 结论:

通过算好经济账和民生账,玉林东路实现经济活力与民生福祉相互成就。

7月19日,成都玉林东路特色街区,街道两旁的小酒馆、糖水铺、裁缝店、五金店等商铺并排而立,烟火气与潮流味、文艺范交融,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打卡。

“之前路面坑坑洼洼的,出门都怕摔跟头。沿街店面普通老旧,没什么人想来。”在成都玉林东路开了31年服装店的邓超说,曾经风光无限的玉林东路,后来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如今,改造后的玉林东路再度爆火,成为网友心中的“顶流”。

这条街道是如何“涅槃重生”的?记者前往玉林东路街头一探究竟。

算好经济账,街区焕发商业生机

2021年,成都决定更新玉林东路这条约800米长的主路街区。正式动工前,玉林东路前置引入成都锦绣智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运营团队。

为什么将运营前置?成都锦绣智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顾问张萍给出答案:解决设计施工与后续运营脱节的问题,避免后期反复拆改的资金浪费。

但玉林东路业权分散,沿线153家商铺中,政府收储13家,剩余的140家分散在130个业主手中。要把这个街区打造成特色商业街,统一招商的难度极大,怎么办?

“我们事先对街区153家商铺进行了统一且具有商业逻辑的规划,没有为了追求‘网红感’去强制招商,而是实施‘五个一批’更新策略——新招一批时尚商铺、保留一批传统店面、提升一批市井店铺、搬迁一批陈旧商户、挖潜一批新兴业态,分类别、分阶段地调改店铺业态。”张萍说,就这样,逐渐打造出一个深度融合烟火市井与时尚潮流、文化创意的产业特色街区。

开街至今,沿线商铺坪效从600元/平方米·月提升为2000元/平方米·月,租金从60—80元/平方米·月提升为150—180元/平方米·月,日均人流量从约1万人增长到3万—5万人,入店率提升近20倍。

不过,在街区日常管理中,业主方、经营方、运营方等各有诉求。为此,玉林东路建立了全国首个多业权街区共发展联盟,融合政府、商家、居民、服务链的共同诉求,通过联盟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前置运营、成立联盟,避免了反复拆改、减少了沟通成本,节省了更新改造资金;开街后,商家收益倍增、店铺租金翻倍,产生新的经济收益。城市更新的经济账,玉林东路算明白了。

算好民生账,居民共享更新成果

从成都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拐进玉林三巷,还有一片广阔的区域——住着1.8万余名居民的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最近几年,这里迎来新变化:孩子能走进街边的昆虫博物馆认识自然,青年可以找到一家能进行文化社交、音乐疗愈的咖啡馆,传统文化爱好者可在尺八里艺术空间学习演奏尺八……这些焕然一新的公共空间,成为玉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容器”。

“社区进行了城市有机更新,以街区打造带动社区治理,让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金惠说,“我们还会设计项目,搭建平台,邀请居民参与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项目。”

对此,曾是川剧演员的刘荣诚很有感触:“今年我和很多年轻人一起参加了玉林社区戏剧节,在舞台上当主持、唱川剧。每年暑假,社区也会让我给孩子们讲讲戏剧表演的知识。”

城市更新中,玉林东路社区的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这笔民生账,玉林东路也得算好。玉林东路的“顶流”密码,在于它既看到了街区的商业价值,更读懂了其承载的生活温度。城市更新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要算好城市更新的经济账和民生账,让经济活力与民生福祉相互成就。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颜安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