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来丰都包鸾邂逅一场烟雨中的田园欢歌
2025-10-17 21:20
▲包鸾镇风景如画。记者 周传勇 摄
秋雨淅淅,远山蒙蒙雾气,若隐若现;山脚下,村民载歌载舞、趣味游戏接连不断,欢呼声、笑声此起彼伏,热闹不已。10月17日,“大地欢歌 乡约四季”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在丰都包鸾镇举行。上千村民齐聚,聆听家乡发展故事、感受家乡文化魅力、品尝家乡特色美食,共享幸福生活。
“包鸾镇境内的AAAA级风景区是哪里?”“雪玉洞!”“包鸾镇正在打造的旅游度假区是什么级别?”“市级!”活动中趣味游戏环节,针对家乡情况的提问,村民们总能第一时间抢答,欢声笑语中尽显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现场。记者 周传勇 摄
包鸾镇因水而兴,龙河、包鸾河等14条水系从镇内流过,还有老龙洞、飞仙洞、浑洞等多处天然溶洞,经检测,溶洞水的锶含量为2.8mg/L左右。借助富锶水源,包鸾镇相继推出富锶鱼、飞鸾富锶米、飞鸾富锶豆等品牌产品,其中全镇渔业年产值超3000万元。今年,山泉水项目落地,年销售额预计达6亿元,溶洞水的附加值再次攀升。
当前,包鸾镇正全力打造市级旅游度假区,其积极利用“重庆的秋天”“重庆的小川西”两大IP和雪玉洞、石里红枫两大景区,成功打响“秋在包鸾”旅游品牌。同时,大力建设集稻田种植、科研、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稻田体验平台,“飞鸾稻香”成为重庆首家稻田AAA旅游目的地。2025年,包鸾镇举办首届“锶乡包鸾”油菜花节,吸引游客近7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68万元。
“如今村子环境美了,文艺活动丰富了,挣钱机会也多了。”包鸾村村民杨贵香说,大家能通过流转土地拿租金、田间务工挣工资,还能参与集体分红,收入比单纯种粮翻了几番,如今随着全镇旅游发展,未来还可以做点小生意增加收入。
包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耕农业发展,并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未来通过旅游引人气,展示农村文化,赋能农业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链,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