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创新“三方共耕”模式 激活万亩高标准农田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通讯员 赵武强

2025-09-08 18:28

▲铜梁区福果镇三多村亢家沟,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通讯员 赵武强 摄

9月4日上午,在铜梁区福果镇三多村亢家沟,大片金黄的稻谷映入眼帘,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里弥漫着阵阵稻香。3台中型收割机来回穿行收割稻谷,伴随着阵阵轰鸣声,金灿灿的稻谷粒通过出粮口自动装入运输车辆。

“今年,福果镇首次推行了‘三方共耕’模式。”副镇长罗良杰介绍,“三方共耕”是指铜梁区供销社下属龙壤供销集团、村集体、农户三方共同持股,依照一定比例进行收益分成的一种耕作模式。由龙壤供销集团向农户提供涵盖“育、耕、种、防、收、售”等环节的全程服务。这种模式实现了要素聚集、收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福果镇是铜梁南部地区山区农业镇,2022年该镇实施了上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机械化耕种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福果镇与龙壤供销集团合作,今年首次在3个村18个社实施“三方共耕”模式,运营高标准农田1189亩。目前,稻谷平均亩产上千斤,最高单产突破800公斤。

“三方共耕”模式下,龙壤供销集团负责种子、化肥、人工、农机等生产费用和销售,并对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村集体负责归集土地,组织和发动村民参加农业生产;村民以土地作价入股,参与田间管理和过程监督。

三多村支书亢勇介绍,“三方共耕”模式不仅保证了土地有人耕种,破解了土地闲置难题,还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耕种,节省了人工、时间。加之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三方都是“甲方”,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收益分配方面,水稻的销售收入不扣减成本,龙壤供销集团、村集体、村民按6:0.5:3.5的比例分红,高粱和玉米等其他作物则按6.8:0.2:3的比例分红。这样,村民们既减少了市场风险,又保障了分红的实惠。

▲亢家沟稻油稻菜轮作基地。通讯员 赵武强 摄

据了解,三多村入股的241亩稻田,位于亢家沟稻油稻菜轮作基地,入股的村民不仅有分红的收入,若参加基地劳动,每天还有几十元的务工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3个村在实施这一项目中,强化了“组织引领”,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三方共耕”在实践中锻炼了基层干部能力,涌现出一批积极参与带头示范的村社干部、党员、人大代表和群众先进分子,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镇村还结合‘铜心小院’建设,引导村民在共同劳动中加深了解,同步参与院落微治理,有效化解了以往因分散经营而易发的家禽散养、农药喷洒、农时争水等矛盾纠纷,乡风更加文明和谐,基层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罗良杰说。

当天上午,在镇党委书记张艺凡的主持下,铜梁供销联社、龙壤供销集团和福果镇干部群众共同见证了“三方共耕”这一创新模式的实践成果,现场欢乐的气氛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感受。

庆丰收活动中,最佳共耕农户、最佳管理员和优秀团队受到了表彰和奖励。高山村村民代表陈思明在发言中,畅谈了自己入股得到的好处,表示将继续为“三方共耕”作出新的贡献。

不少群众通过现场观摩和实地查看,表示将积极申请入股,共享这一改革模式带来的红利。

“下一步,福果镇将在总结‘三方共耕’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推行这一农业改革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张艺凡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