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院士领衔,全国水稻学术盛会首度在渝召开!重庆再生稻“吨粮田”技术、稻油轮作模式等获“点赞”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2025-07-25 19:35

▲会议期间,专家们就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记者 栗园园 摄

7月25日,全国第二十一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在渝召开。作为国内水稻产业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重庆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水稻研究人员前来参会,其中包括4位院士及40余名专家。

作为会议主办方,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扬州大学教授戴其根,在会议期间对重庆水稻产业的发展作了高度评价。

“此次会议选择在重庆举办,是征求了各地意见的,大家都表示愿意到重庆来看一看。”戴其根说,重庆以山地地形为主,立体气候明显,水稻种植区从海拔一两百米延伸至一千五百米,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但重庆却立足实际条件,探索了再生稻‘吨粮田’生产技术、稻油轮作等复合种植模式,这些在全国都走在前列,对推动整个水稻产业发展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会场周边展示的水稻“3D打印”播种技术所用育秧纸。 记者 栗园园 摄

此外,受高温寡照气候等不利气候影响,重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优质稻区,近年来通过科技攻关,已在耐高温寡照优质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诸多突破,稻米品质实现大幅提升。

戴其根说,重庆是西南主要稻区,也是直辖市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守好粮食安全底线责任重大。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水稻品质,集成推广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重庆提高水稻产业竞争力需要发力的关键环节。

在会议期间,陈温福、谢华安、张洪程、胡培松4名院士及各地专家,就水稻生物育种、绿色丰产栽培技术、品种改良与单产提升等方面,将最新研究成果与与会人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会场周边展示的水稻种子表型监测系统,与会人员正在了解设备情况。 记者 栗园园 摄

“此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分享、交流了一大批最新的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我们重庆水稻学术研究和产业的发展。”重庆市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指导专家、市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李经勇表示,接下来,重庆将结合专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快丰产、优质水稻品种选育,通过四良(良种、良技、良机、良法)结合,推动重庆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颜安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