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客流超500万人次 解码观音桥商圈背后的流量密码
2025-05-11 21:42
▲4月30日,江北区观音桥,小朋友在远东城亲子互动区玩耍。记者 崔力 摄 /视觉重庆
▲4月30日,江北区观音桥,小朋友在玩耍。记者 崔力 摄 /视觉重庆
焕新归来的北城天街B馆,“五一”黄金周刷出新纪录:5天迎客超100万人次,营业额6600万元!
作为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旗舰样本”,观音桥商圈通过空间重构、场景焕新、服务升级“三驾马车”,构建起“全时全域全维”的消费生态圈。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总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15.8%。
空间重构:22岁商业地标上演"变形记"
“榕树广场光影太出片了!”“五一”期间,北城天街B馆凭借通透玻璃幕墙、悬浮式生态空间等设计,日均吸引超20万打卡客流。顾客纷纷点赞,“老地标注入新定义,这里成为城市消费新磁场。”
▲4月30日,江北区观音桥,游客在玩耍。记者 崔力 摄 /视觉重庆
▲4月30日,江北区观音桥。记者 崔力 摄 /视觉重庆
去年6月30日,这个承载山城商业记忆22年的“初代顶流”启动焕新计划,对项目外立面和外部景观环境分期整体改造。
“在空间设计上大胆创新与突破。”北城天街推广负责人朱丽介绍,全新的玻璃幕墙既展示了现代时尚气质;高街花园将原有的封闭空间解构为两层挑高,顶面改为透光天幕引入自然光;榕树广场创新融合古树、下沉空间与建筑光影,“整个改造实现了商业空间与公共生活的有机平衡。”
292天完成改造、8个月同步招商引入100余家品牌店。4月18日,北城天街B馆焕新开业,迎接第一个“五一”就创下新纪录。
“不只是B馆,‘我在重庆’打卡点也受热捧。”观音桥商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施海萍介绍,“我在重庆”巨幅广告走红后,迅速启动以一屏、一桥、一花艺大道焕新升级主题街区,特别是东环道2号天桥改造,新增了280平方米的观景台。“每天打卡人数达8万人次。”
这只是焕新行动的序幕。观音桥商圈正提速建设中環万象城、空中连廊、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等“三大载体”,迭代“我在重庆”“星桂坊”“太阳谷”“嘉陵光影”四大街区。
中環万象城建成投用后,将填补重庆百亿级高端商业缺口。空中连廊衔接商圈周边 6个轨道站点、19个公交站点,串联11个商业居住组团,形成总长4.1公里的“一环两轴”连廊体系。
“老地标正成为新引擎。”施海萍称,未来将形成中環万象城—观音桥步行街—北城天街—北仓文创街—大九街—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大商圈”布局,核心区面积将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3.6平方公里。
▲4月30日,江北区观音桥,被鲜花装饰的施工挡墙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打卡拍照。记者 崔力 摄 /视觉重庆
场景焕新:“老商圈”焕发“年轻态”
5月3日晚上,一场足球赛在星光68广场星光甄选影院激情上演,100余名球迷齐聚影院,一边看球赛,一边享受商场提供的专属“球迷套餐”。当日,商场实现3万余元收入。
“‘影院观赛’新玩法,让高端商场变身球迷狂欢地。”星光68广场商业总监欧祥介绍,去年6月22日就与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合作,在商场开设第二现场观赛。他说,“把球赛搬进核心商圈,集聚了人气、带来了商气。”
此后,双方合作不断:去年7月整合赛力斯汽车资源,近20位商场会员乘坐问界M9现场观赛;8月双方联合阿维塔汽车在星光68广场开设重庆首家铜梁龙足球限时店;今年3月8日,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出征仪式又在这里举行。
数据显示,双方开展各项合作为商场提升10万客流,增加了线上及线下曝光超1000万元,提升销售近500万元。
“消费场景,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欧祥坦言,星光68广场一直注重消费场景打造,除了落地亚洲最大室内单体海洋馆;今年3月22日,国内首个治愈系香氛玩偶品牌——FUFUSOUL西南首展又落户星光68广场,成为数字空间难以取代的线下感受。“展览至今吸引超3万人到店打卡,带动商场客流量提升39%,带动商场销售额提升11%。”
“强化场景带动,推动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施海萍称,突出差异化、体验感、辨识度,商圈不断丰富主题化消费场景、体验式消费场景、融合式消费场景,重点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四首”经济,激活消费新潜能。
现在,观音桥商圈集时尚产业、市场街区、时尚文旅为一体,累计引进首店、首牌120余家,现拥有4大主力百货、10大购物中心,汇聚30余个国际顶级品牌,300余个区域首店、旗舰店。
新场景、新体验聚集“新主体”,观音桥商圈18—35岁青年到访群体占比超过60%,“老商圈”焕发“年轻态”。
▲5月3日,江北区观音桥,球迷在星光68广场星光甄选影院观看球赛。商圈办供图 /视觉重庆
服务升级:全市首个数字商圈驾驶舱上线
这个五一,成渝双城科普文化周在观音桥商圈远东城闪亮登场,多场城市级活动吸引成渝两地超2000个家庭参加。
“从远东百货到远东城,20年选择不变。”远东城项目总经理石湧介绍,2004年,台湾远东百货将进入大陆首家门店落户观音桥,去年又在这里打造大陆首座远东零售旗下购物中心项目——重庆远东城。他说,“选择观音桥,关键在营商环境好。”
去年5月1日,远东城开业。当天,由政府打造的太阳谷景观公园同步建成投用,与远东城户外无缝连接。依托3万平方米公园,远东城拿出5万平方米做公共区域用于休闲体验,以全新“绿”生活方式为主题,完善山城步道、观音桥之眼、风情连廊等特色生态场景,打造集精品零售、特色美食街区、亲子互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式商业”。
“地面有公园配套,地下有车库路网。”市民刘冰经常带孩子来远东城。他告诉记者,轻轨3号线与轻轨9号线出站口与远东城无缝连接,同时配有2509个停车位。“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购物选择,还有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便捷的通行条件。”
目前,远东城已汇聚150个品牌,其中超30%品牌为区域首进和旗舰品牌。如今,营商软实力转化为硬指标:远东城首年即创2.1亿销售额,单日峰值客流达7万人次;今年五一,接待消费者达29.1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既抓硬件,也抓软件。” 江北区委组织部信息管理科科长张泷介绍,观音桥商圈还在全市率先上线商圈数字驾驶舱,开发商圈总览、党建统领、商贸发展、企业服务、城市管理、平安稳定五个模块的应用系统。“依托AI数字赋能,探索超大商圈智治新路子。”
“五一”期间,“我在重庆”大街区网红天桥多次出现人员超限。因为有了 AI 预警,商圈执法大队及时限流,25分钟消除超限预警,确保了天桥安全。
此外,观音桥商圈还打造“红小桥”商圈党建品牌,创新“1+4+N”企业服务机制,组建“小桥帮办团”,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商会,一体推进活动审批、招商服务、平安稳定等惠企工作。
现在,观音桥商圈单日最高人气达105万人次,2024年被商务部认定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标志性”商圈。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