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农村“智慧管理”变了味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9-18 09:53

前不久,中部某地引入智慧管理系统App,其本意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相关部门发现线索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地村庄留守老人多,有的老人就算装了App也不会用,在排名考核的倒逼下,基层干部不得不千方百计来凑数量,实际上变成了App推广和考核排名“大战”。甚至一些干部反映,哪怕他们通过App上报了问题,最后还是属地自己解决问题。凡此种种,基层干部没有成就感,群众没有获得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干部应有之责,数字时代,用新技术、新手段服务群众的思路并不为错。但要注意,智慧管理系统App的研发、推广、管理不能脱离实际,倘若群众用不好、用不惯,再“智慧”的技术也摆脱不了形式主义的嫌疑,反倒徒增基层负担。更何况,这类智慧管理系统的引进也要花上不小一笔钱,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充分调研,系统上线后才发现使用效果不佳,这些钱岂不就打了水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钱更要花在刀刃上。在决定“上马”推广类似智慧管理系统App的新项目、新技术时,就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群众的具体需求,选择易于操作、贴近群众生活的应用项目,并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群众掌握使用方法,不断优化和完善服务内容,确保智慧管理能够真正贴近民心、服务民生。

另外,各级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把精力放到“虚功”上的做法,从根本上杜绝变味智慧管理系统App推广行为。在评价干部工作成效时,应更加注重治理实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而非单纯依赖推广使用率、问题上报量来评判,多鼓励干部真正沉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此外,要加大监督与问责力度。对于在智慧管理类系统App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要坚决予以查处和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只有让制度长出牙齿、形成有效的震慑力,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在智慧管理中的泛滥,确保智慧管理真正用得上、能管用。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