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密码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8-14 18:03

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拥有丰富的农业物种和野生生物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旨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生态农业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实践经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与资深专家、遗产地代表展开深入对话,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功能与价值,探索农遗助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

汲取传统智慧,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负有使命的遗产,是为了从传统农业中寻找智慧的遗产。当世界都在飞速奔向农业现代化时,人们为什么突然要回过头去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认为,尽管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在促进农业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急功近利的驱动下,也会催生出生态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传统农业延续了成千上万年的演进,经过了长期自然与社会环境变动的考验,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方法思路上有很多契合的地方,可为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作为传统农业中的精华部分,农业文化遗产所倡导的种养结合、相互依存,不仅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还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顺时、取宜、循环、节用等生态观念,是当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如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依山开田、刻木分水、自流灌溉,合理调配资源,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循环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巧妙利用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浙江庆元的林-菇共育系统以废弃林木孕育菌菇,种菇的林木自然腐烂后又反哺于林,体现了“用之有度,循环再生”的生态模式。

除了绿色、循环、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农业文化遗产中形成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仍是当今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源泉。间作、轮作、套种技术体系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稻田养鱼养鸭和多样化种植防控病虫草害等模式,绿色环保;梯田、圩田、垛田等方式,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此外,农业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这种文化至今依然影响着遗产地居民对待自然的方式。“拿我们哈尼梯田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体现在高山森林,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比如,哈尼族姑娘的服饰上有很多纹样、挂件都是水生动物的形象,在哈尼族的文化中,鱼是宇宙里所有生命的始祖,是万物之母,所以哈尼族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人只是其中一份子,因此人应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红榛说。

释放生态功能,助力乡村多元发展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农业文化遗产发挥着传承和保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以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为例,调查发现该系统中种植或管理的农业物种有26科77种,其中的农家品种达171个,还分布有野生药用植物51科123种。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介绍,当地建立了用于收集、保存当地传统农作物的“种子银行”,“这是给老百姓做了一个老品种的备份,当他们家里没了的时候,可以从这里借出去再种,他们收获了还可以还回来,这样过去的老种子、老品种就能以活态的方式留存下来”。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环境友好的生态特征,在减少污染、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功能价值十分突出,其生产方式蕴含着深厚的绿色理念,能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如在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中,当地农民采用常规水稻与传统水稻间作的种植方式,使得稻瘟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显著下降,防治效果达到83%至98%。同时,每亩水稻净增量达50%,农药使用量也减少了60%。

此外,农业文化遗产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多种功能,能够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维护区域生态景观。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便是这一功能的生动例证。过去,由于黄河主流、支流多次流经夏津,留下了一片30万亩的沙荒地。然而,先民们通过植树造林抑制风沙、改良土壤,并发展了大片既可养蚕又可食用,既能防风又能固沙的桑树,成功地将荒地变为绿洲。这一转变充分展示了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强大能力。

当然,农业文化遗产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生态文化景观等生态资源,对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乡村新业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稻鱼共生的方式实现了生态循环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青田县依托稻鱼共生系统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推出了“稻鱼米”“田鱼干”等特色生态产品,并通过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手段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青田县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出了稻鱼共生观光体验、农耕文化节庆等活动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坚持保护利用,赋能乡村生态振兴

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技术以其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而得到快速普及,并与农业生产交汇融合,农业文化遗产自然而然也受到了更多的冲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遗产地出现了不注意保护相对低产、低效的传统物种和技术,造成了农作物品种单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日益严重,以及因旅游开发过度造成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遭到破坏等问题。

如何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使其继续赋能乡村生态振兴?

专家认为,首先要关注世居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人们。他们既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要加强遗产地居民的生态意识。通过培育文明乡风,加大宣传力度,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内化成为居民的自觉自发行为。

其次是建立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补偿机制。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属于公共服务范畴,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最重要的还是让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并享受其惠益。”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教授龙春林认为,在传统生产区域开展自然保护,实现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长期成效,需要建立一种让当地居民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带来的利益模式。他表示,以贵州从江稻鱼鸭系统遗产地为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自发组建成立了贵州省黎平县黄岗古稻部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坚持全村收益,人人共享,其部分收入还被用作维护这一农业生产系统或其他公共设施,是一种有惠益分享模式的有益探索。

当然,乡村的生态振兴是一个长久的、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工程,只有夯实基础,久久为功,方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认为,就目前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看,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挖掘和生态保护还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给予足够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一种机遇。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系统保护、资源持续利用贯穿于农业绿色发展之中。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刘冲   审核: 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