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大顺镇:灵芝仿野生栽培模式为农户撑起“致富伞”
2024-06-18 22:10
6月16日,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的最高气温达到32℃,刚过中午,村民陈云就急匆匆地赶到了村里的灵芝种植基地。
陈云是这200亩灵芝种植基地的“田保姆”,他管护的这片灵芝没有种植在大棚内,而是“藏”在一片茂密的马尾松林下。
▲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林下灵芝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陈云告诉记者:“咱们的种植基地配备了智慧灵芝弥雾系统,气温一升高就会持续喷出水雾,为灵芝‘降温解渴’,保持其湿润的生长环境。”
顺着陈云手指的方向看去,这片林下灵芝基地已经弥漫起一片“水雾”。陈云赶到基地是为了检查各处弥雾设施,确认所有设施均正常运作后,他才给基地负责人夏一中“报平安”。
灵芝被誉为“仙草”“瑞草”,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药物,灵芝孢子粉、整株灵芝是其主要产品。
大顺镇新兴村与灵芝种植“结缘”于2015年。那时,重庆天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天同公司)总经理夏一中和团队正在重庆各地寻找合适的种植基地,计划进行灵芝等名贵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大顺镇是涪陵有名的中药材产地,一直以来村民都有种植黄精、石斛等中药材的传统。
夏一中前往大顺镇考察前,本计划在当地发展大棚灵芝种植,但灵芝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光照等环境因素要求极为苛刻,彼时大顺镇缺乏规模化种植所需的连片用地,又缺乏专业管护团队。最终,夏一中无功而返。
▲村民们管护灵芝。受访者供图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灵芝研发团队也看上了大顺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他们得知夏一中的想法后,便向他推荐利用林下空地,打造灵芝仿野生栽培模式,这为夏一中打开了新思路。
天同公司通过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灵芝研发团队合作,在新兴村投入资金开展灵芝等中药材林下种植全产业链研发,打造了一片200亩的林下灵芝种植基地。
“首批灵芝种下后,由于品种和管护问题,并没有取得丰收。”夏一中说,不仅收成不佳,而且灌溉施肥要动员上百位村民,人工成本也居高不下。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灵芝研发团队得知该情况后,针对林下种植模式重新选育了灵芝品种,并采用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搭建起智慧弥雾喷灌系统,实现对灵芝生长水分、肥料需求的适时调控。
这套“组合拳”挽救了天同公司的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改变品种和种植方式后,200亩基地当年就收获了近20吨灵芝干品,近10吨孢子粉!”夏一中算了一笔账,虽然林下种植成本远高于大棚等种植方式,但胜在品质更高,孢子粉甚至能卖到2万多元一公斤。
见林下种植这条路行得通,天同公司又继续投入资金,在当地打造了灵芝加工厂。如今,新兴村灵芝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了集研发、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灵芝种植模式。林下中药材产业也成了当地特色产业。
“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天同农业等多家中药材龙头企业,发展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灵芝、黄精、石斛、仙茅等中药材,去年大顺镇中药材产值达到2亿元,更多中药材正变成村民致富的‘药财’。”大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