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回响·80载记忆——从书籍中见证抗战风云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聂晶

2025-08-21 14:19

80载光阴流转,烽火岁月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始终激荡人心。在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我们聚焦10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它们有的是严谨的历史考证,有的是个体的生命叙事,有的是艺术的诗意表达——翻开这些书页,记忆依旧滚烫。

阅读它们,不是为了沉溺于苦难,而是为了在追忆里汲取力量,让和平的种子在代代相传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点,铭记历史,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权威档案还原历史真相

01/《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本书主要收录了档案文献和亲历者口述回忆资料,以档案文献为依据、以亲历者口述回忆为佐证,客观、真实反映中共中央南方局对抗战胜利作出的伟大业绩、贡献,并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角度,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观点提供实证资料。

本书正文分七个篇章,第一篇章讲述党的战略策略引领抗战胜利方向,体现思想引领;第二至七篇章分别讲述南方局的统战、文化、外事、军事、群众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对抗战胜利的贡献。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还原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等中共驻重庆代表机关、办事机构在抗战中所起到的重大历史作用,展现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重庆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彰显出南方局肩负着代表中共中央协调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

书籍 插图.jpeg
02/《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文献》

作者:重庆图书馆 组编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该书是研究抗战时期中英关系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态度的重要史料,其出版堪称学界与出版界的一大盛事。重庆图书馆组织专家学者从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的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中,遴选出与中国抗日战争、英美在华利益、英美对华援助、中印缅战区、太平洋战场等直接相关的档案约17万页,按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六大专题,汇编为6卷300册,以提要、影印相结合的方式整理出版。该项目历时十余年,是二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在国内的首次整理出版,全面且极具珍稀性,是研究中国抗战史、二战史及战时国际关系的关键资料,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等重要项目。

艺术与影像的抗战表达

书籍 插图.jpeg
01/《〈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

作者:周勇 等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首版、2025年5月重印

《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以下简称“《苦干》”)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反映中国抗战历史的美国纪录片,是一部客观真实记录中国抗战大后方艰难岁月的史诗画卷,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无可替代的影像史料,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但战后它便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直到2015年才重新回到中国。

本书从影像史学视角出发,不局限于静态的文字性史料,而是关注动态的史料,对影片《苦干》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史料,在当前对抗战史的研究中独树一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及大后方城市生活景象,勾勒出一幅内容丰富、气势恢宏的中国抗战各阶层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血与火,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的抗战精神。除了对影片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外,还详细阐述了《苦干》的诞生过程,以及《苦干》艰难来到中国的历程,力求研究的全面性,并且拍摄或收集了大量真实的照片,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同时,根据该书改编而成的动画电影《火凤重天》,将于8月22日在重庆范围内的百家电影院上映。

书籍 插图.jpeg
02/《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典音乐作品集》

作者:汤斯惟 编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阔历史画卷中,音乐从未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音乐作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反法西斯的音乐创作,共同构成了鼓舞士气、凝聚民心、传播正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不同战场与维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书为柴可夫斯基音乐研究院、中国抗战大后方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项目。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是对抗战音乐作品的系统梳理,更是一次对抗战历史与民族精神的深度诠释。

该书以“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为主题,甄选了80首具有代表性的、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相关的音乐作品,包含歌曲、歌剧等多种音乐体裁,并配有历史老照片、乐谱、音乐家素描肖像、作品创作故事,让广大读者在音符里读懂民族脊梁、于旋律中传承胜利荣光。

书籍 插图.jpeg
03/《正义之声: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经典歌曲》(多语种版)

出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西南大学国际学院、外文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集团联合推出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该套主题图书涵盖中文版及中俄、中法、中英、中西、中阿双语对照版,精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43首经典曲目。以五线谱搭配国际音标、钢琴伴奏,歌词与背景故事经多语种翻译,突破语言障碍;珍贵的历史图片、二维码范唱音频,全景式呈现全民族抗战风貌。这些歌曲不仅是音符的跃动,更是中华民族浴火淬炼的精神图腾,诠释了音乐作为精神武器的“时代力量”,彰显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

平民视角里的抗战温度

书籍 插图.jpeg
01/《女性,战争与回忆——35位重庆妇女的抗战讲述》

作者:[美]李丹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首版,2025年8月再版

这是一部聚焦抗战时期女性生存状态的极具人文关怀的口述史著作,通过对多位经历抗战时期女性的采访,将战争还原成更为生动、更贴近民众生活的历史,真实展现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人的遭遇与苦难。作者通过走访35位亲历抗战的重庆女性,涵盖女学生、教师、家庭主妇、工人及女共产党员等不同身份,以翔实的采访记录为基础,真实还原她们在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经历。这些回忆里有彼此守护的母女情,拯救朋友逃出丈夫魔掌的真挚女性友谊,对育儿以及家庭的责任感,对革命理想执着的追求,以及在战争年代积极接受教育、努力工作以实现女性自由的自我拼搏。

全书通过大量一手口述史资料,还原了战时后方城市女性的生存面貌,填补了重庆抗战史研究中性别视角的空白,其突破性的微观视角不仅拓宽了重庆抗战史的研究领域,更为中国近现代女性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样本。

书籍 插图.jpeg
02/《国宝播迁:抗战时期北平文物迁移纪实》

作者:李守义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20世纪30年代,为保护文物而组织的文物南迁行动日益受到学界、文博界乃至文艺界的关注,陆续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但研究、描绘的重点多集中在故宫博物院所组织的文物南迁上,而对南迁重要组成部分的北平其他文化机构的研究则关注不够。

本书以北平文物南迁为视角,结合当时的档案文件、往来信函以及新闻报道等史料,从整体的角度对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颐和园、天坛、先农坛、北平图书馆、国立天文陈列馆等机构文物南迁的背景、过程、文物播迁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记述,反映出文物南迁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所采取的必要行动。文博前辈在抗日战争中尽可能地保护文物不被日军掠夺,不被战争毁坏,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凝聚民族精神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的行动是与敌抗争的文化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书籍 插图.jpeg
03/《海上繁花》

作者:杨怡芬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1941年冬香港沦陷,次年秋,日军秘密将英军战俘用“里斯本丸”运往日本。途经舟山东极海域时,船只被盟军潜艇击中,将沉之际,东极诸岛渔民纷纷出海,在日军环伺之下,救人回岛。日军登岛搜寻战俘,其中三位战俘被渔民藏匿,在抗日军民掩护之下辗转至重庆。小说在此史实之上,虚构战俘伊恩一家历经战乱而分崩离析的故事,也虚构了叙述者青年翻译和日本女友的跨国恋情。虚实相生,明暗互鉴,如同史诗,发人深省。

小说塑造了中国渔民的淳朴无畏形象,展现中英两国人民在战争环境下缔结的深厚情谊。作品融合历史考证与文学想象,入选中国作家网2023年第三期文学好书榜及出版社年度重点推荐书目,探讨了生命尊严、战争伦理等深刻主题。

根据该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东极岛》目前正在各大影院热映。

以国际视野揭露战争罪行

书籍 插图.jpeg
01/《恶魔医生:日军对盟军战俘的人体实验》

作者:[英]马克·费尔顿

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作者马克·费尔顿是英国著名的研究二战日军暴行的历史学家。他从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造旧址陈列馆、英国陆军博物馆、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发掘了大量史料,揭露了日军强迫西方战俘从事劳役,并在西方战俘身上进行细菌武器实验的战争暴行。

不同于广为人知的侵华暴行,本书首次系统披露了日本731部队对美、英、澳战俘的人体实验细节。从奉天战俘营罗伯特·皮蒂少校的秘密日记中的冰冷记录,到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中柄泽十三夫少佐供认的证词,再到美国联邦调查局1956年备忘录中敏感信息被严控的官方遮掩,三重证据链层层剥开这段被刻意遗忘的历史。书中收录的罗伯特·皮蒂少校日记、西蒙德·施赖纳秘密记录等私人档案,以亲历者视角还原实验现场。

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暴行,更在于阻止暴行以任何名义重演。翻开本书,是直面人性深渊的勇气,更是守护文明底线的决心。

书籍 插图.jpeg
02/铁蹄下的人间地狱:日本军事占领下的婆罗洲(1941—1945)》

作者:[马]奥依·凯尔特·金

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本书是一部研究日本在婆罗洲施行战争暴行的史学著作,出自马来西亚著名历史学家奥依·凯尔特·金教授之手。该书的中文版由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宪文担任总顾问。全书详细记录了1941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对婆罗洲的侵略历史、残暴的统治政策,以及应当承担的战争罪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日军制造的龙纳旺大屠杀、山打根死亡行军等暴行进行了深刻揭露,这些曾引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高度关注的历史事件,在国内此前鲜有专著深入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日军暴行的揭露上,书中还记录了婆罗洲人民为摆脱日军残酷统治而进行的英勇无畏的反抗,生动展现了基纳巴卢起义等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这些抗争史实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从未停止。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吴国红 主编:兰世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