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会将至,让我们从书页中打开重庆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聂晶

2025-07-11 07:01

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一本书,可以是一个人的精神故乡,也可以是一座城的灵魂密码。当我们翻开书页时,那些凝固的墨迹便化作流动的江河,那些沉睡的文字便成为鲜活的记忆。

一座城市,恰似一部厚重的大书,岁月为它撰写篇章,历史为它增添注脚。那些记录城市的书籍,便成为我们解读这座城市的密钥。从古老的街巷传说,到现代的都市风华;从独特的地域文化,到坚韧的城市精神,都在字里行间娓娓道来。

重庆,这座山水之城,以它的过往与未来、磅礴与温婉,在无数书籍中留下深邃的印记。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即将于2025年7月25日至28日在重庆举办之际,让我们循着文字的脉络,走进重庆的肌理,感受这座城市的呼吸与心跳。

有这样一些书,从地理风貌入手,以精美的图片与细腻的文字,描绘出重庆独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们仿若置身于层峦叠嶂之间,俯瞰着奔腾不息的长江与嘉陵江,感受大自然对这座城市的偏爱。还有一些书,深挖重庆的历史,从巴国故地的古老传说,到近代开埠的风云变幻,再到成为直辖市后的蓬勃发展,将这座城市数千年的变迁一一呈现,使我们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它们或书写重庆人的日常生活,邻里间的烟火温情;或描绘孩子们在山城的小巷奔跑嬉戏,在古老的建筑下聆听长辈讲述过去的故事,他们眼中的重庆,充满纯真与好奇,为我们呈现出这座城市的另一种生机。

值此书香盛会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精选数本关于重庆的佳作,让文字成为桥梁,让阅读抵达内心。愿这几本“重庆说明书”能让奔赴书博会的每一位读者,在书页间触摸重庆的脉搏,在字里行间与这座城市深情相拥。

用双语展示重庆之美
《什么是重庆》(中英双语版)

作者:星球研究所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一封送给重庆人的家书,一封重庆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函。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双语版重庆地理、文化类图书。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解构世间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文明。本书以“山”“水”“人”“城”4个视角组织精美的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重庆38个区县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文化符号。以图片展示重庆的广度,以文字阐释重庆的深度,力求让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重庆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对重庆有更纵深、更立体与更深刻的认知,从而打造一张独一无二的重庆文旅“珍藏版名片”。

本书文字为中英文双语,以便携本的方式,告诉中外读者“什么是重庆”,助力重庆精神、重庆特色、重庆魅力的国内、国际传播。

家国情怀 英雄城市
《重庆之眼》

作者:范稳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读作家范稳所著的《重庆之眼》有着独特且深远的意义。

《重庆之眼》于2017年由重庆出版社首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再版。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展现了蔺佩瑶、刘云翔、邓子儒的旷世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通过他们表现了坚强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以及重庆人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特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本书结合21世纪中国民间方兴未艾的对日战争损害索赔活动,描绘了重庆大轰炸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坚守,以及维权意识的觉醒。本书还意在通过一群重庆大轰炸中战争受害者的经历,探讨战后历史遗留问题的症结所在,日本政府为什么不反思认罪,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勇气、尊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等问题。

文学评论家王本朝评价道:《重庆之眼》的思想在于,它书写苦难,但不限于苦难;它写了创伤,又不止于创伤;它写了爱情,又不囿于爱情。小说最为冷静的叙事是对重庆大轰炸幸存者作为原告团在日本的索赔及其对国家、民族和人性的理性反思,它立足苦难又超越苦难,有了创伤记忆,体现保存历史真相、维护社会正义,它立足民族国家又超越民族国家,而有世界眼光和人性的悲悯。

唤醒75年的重庆记忆
《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编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进军大西南、成渝铁路通车、儿童医院开诊、恢复高考、重庆直辖、三峡移民、陆海新通道……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你可知道,在这75年的不平凡岁月里,英雄之城重庆有过怎样难忘的回忆?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从1949年《进军大西南!》讲述西南服务团从进驻重庆、扎根重庆建设开始,到2024年《“小巷书记”的大使命》反映老旧社区改造、焕发新生为止,每年选取一件事,这些故事由亲历者讲述或记者采编记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75年来重庆发展的沧桑巨变,展示了新时代精神面貌和新重庆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参建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火力发电助力建设新重庆》《大田湾的“雄起”声时常在耳边回响》等文章,再现了这一时期广大重庆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重庆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向前发展的火热景象。《最是直辖澎湃时》《开创国内保税港区新模式》等文章,则记录了重庆直辖以来,如何在全新跑道上开拓进取、奋勇向前。作为一部口述记录精品图书,书中除了人物口述外,还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新重庆建设的伟大足迹愈发清晰,也映照了新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

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
《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

作者:吴景娅、嘎子、鲁克、孙涵彬等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你眼中的重庆是什么样的?在《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这本书里,一群重庆文化人用散文的方式,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表达对重庆不同角度的观察和理解。

《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是大型城市传记“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之一,是首部展现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的传记,也是将重庆独特神奇的山水、灿烂文化和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的纪实类散文作品集。

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是多元的,也是不断积累沉淀的。由25位重庆本土作者集体创作的《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中,每位作者以深情的文字向世界提供了重庆人珍藏的历史及各种故事,带读者感受重庆独有的荣光、传奇与魅力。他们书写下的个人记忆,也将上升为集体记忆。

写最真实的重庆,过最明亮的生活
《当燃》

作者:周宏翔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微博上拥有百万粉丝的人气作家周宏翔,是地地道道的重庆90后。他在高中时就被出版社挖掘,19岁时出版长篇处女作《时间浪潮》,成为第一批进入主流文坛视野的90后作家之一,而后凭借《少年们无尽的夜》获得巴蜀青年文学奖。

2024年,周宏翔的长篇小说《当燃》先在网上阅读平台推出,而后小说正式版在《收获》2024年长篇小说春卷刊载。6月,《当燃》图书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已是他的第14部作品。

小说以当下年轻人的视角抚摸到重庆这座城市于时代中的脉搏,人物对话均采用重庆方言,行文之中处处浸润着重庆风物与习俗,用重庆味道“烹调”出来的作品,也在不断升腾的烟火气中弥漫出生活本身的味道。

小说以小生活折射大时代,书写重庆密密匝匝的烟火人间,一出治愈又动人的创业故事:程斐然、钟盼扬、方晓棠三个重庆妹子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却处处埋藏着失控,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暗流和崩塌,却让命运的齿轮重新开始转动。在山穷水尽中,热辣滚烫的巴渝大地赋予她们不屈和向上的精神,让三个重庆女人走到一起,共同面对生命的涡流和挑战,彼此温暖、彼此支撑、彼此担当。

奇巧世情、家庭江湖、女性人间编织其间,书里有最真实的重庆,也有最明亮的生活。理想滚烫,如火如烟,当打之年,自然而燃。

38位作者接力演绎城市人间烟火
《太空火锅城》

作者: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重庆文学院 编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2年,14位重庆作家联手完成了一部名为《太空火锅城》的“接力”小说,在《重庆晚报》连载,用14篇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市井百态。31年后,重庆新一代作家成长起来了,他们用同样的方式,用充满新时代气息的语言来讲述新时代重庆的人间烟火与城市故事。

本书由38位作家合力完成,内容分别创作于1992年、2013年、2023年三个时期。围绕“太空火锅城”这样一个前卫的餐饮场所中,不同背景的人物生活成长的经历和身边发生的故事展开描写。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就充满了创意和挑战,每一位作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创作,既要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又要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和个人风格,这种写作方式不仅展现了重庆作家的集体智慧和创作实力,体现了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也彰显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让我们吃得更通透明白
《川菜真相》

作者:司马青衫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川菜真相》是有关川菜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一本通俗读物。作者司马青衫在现有美食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史料并通过科学论证后写成此书。

全书从川菜探源、川味钩沉、渝味寻真三大板块展开叙述,共计33篇文章。书中对部分川菜进行了小心考证和探源,对围绕川菜所形成的文化进行了系统挖掘和深度解析,还针对川菜的代表性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溯源和讲解。如重庆火锅、重庆小面、宫保鸡丁、豆花、粉蒸肉、烧白、鱼香肉丝、花椒鸡、回锅肉等具体菜品的起源和流变历史,以及他们背后的文化要素。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川菜元年”的概念,初步梳理了中国麻辣元素的流变历史;比如川菜的“双起源论”,作者认为川菜有两个源头,一个是鲁菜、淮扬菜,另一个是以麻辣为代表的本土民间菜。书中,作者还发明了两个词:“吃点”和“厨商”。文章有看点、吐槽有槽点,吃菜,当然就有“吃点”,每道菜“吃点”不一样;而厨商,则和智商、情商类似,指一个人在厨房里的天赋如何。

全书语言表达方式十分接地气,诙谐,调侃、借喻相互穿插,使人读起来声色并茂,是一本有趣又有料的大众读物。想领略川菜魅力、了解川菜文化、研发川菜菜品的读者,不妨一读。

一本属于重庆的科幻故事
“幻重庆”系列丛书

作者:韩松、E伯爵、碎石、凌晨、白贲、张楞次、董仁威、郑军、段子期、萧星寒、严庆安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幻重庆》是由11位作家包括当代中国科幻领军作家之一的韩松,荣获华语科幻星云奖的罗琳、段子期等,以重庆为主题创作的中短篇幻想故事。故事中出现重庆标志性的建筑、地名、美食等,即使发生在别处,也与重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可以看到发生在合川钓鱼城的武侠科幻故事、北碚三线建设的工人们坚毅不屈的励志科幻故事、游三峡途中发生的“百慕大”神秘穿越事件,也将解密重庆涂山寺大禹的传说等等。同时收录在《幻重庆》中的86幅摄影作品,是通过“幻重庆摄影大赛”经过专家和大众共同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专业度和可看度均有双重保证。文字与视觉图像的融合,多维度展现了重庆8D魔幻之都的魅力。

该书突破了传统排版方式,将密集的文字调整为杂志式多栏排列,带给读者如翻阅杂志般的轻松感受。它是渝版图书创新之作,受到众多科幻读者的关注。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吴国红 主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