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孤光不孤星满河——谍战小说《孤光》读后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王春

2025-06-26 12:06

收到作家婉瑜邮寄来的新书《孤光》,一鼓作气地读完,意犹未尽。

谍战片看过不少,但像这样把谍战小说一口气读完,这种体验还是第一次。《孤光》是一部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致敬中共隐蔽战线的抗战谍战小说。小说讲述了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阵营即将进入大反攻前夕,由中共南方局单线联系的,潜伏在日伪高层中的中共秘密党员在与组织失联的情况下,坚定前行,孤军奋战,与日特和各方势力周旋,成功获取并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

诚如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荐语中所说,“(小说的)创作手法和人物故事新颖独特,历史真实厚重、语言干净、逻辑严谨、情感细腻、匠心独运。”这是一部致敬中共隐蔽战线致敬抗战时期的中共南方局及红岩精神的精彩史诗,这是一道信仰之光,照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小船上,见证了一个百年大党的诞生,如今成长为一艘驶向复兴大业的巍巍巨轮。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与红船精神一样,红岩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用崇高信仰铸就时代忠诚,淬炼党性作风,绽放思想光芒。

《孤光》书名取自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在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孤光不孤”可谓一绝,像封面设计展示的意境一样,孤光从来不孤,如今已发展演变成一座“8D魔幻城市”,一到夜间,仿佛是从未来科幻电影中走出的场景,灯光璀璨,灿若星河。

孤光是中共隐蔽战线上革命者的人格写照,也是男主角杨怀义的代号,虽然他的公开身份是上海日特外围情报机构远东政治文化研究院负责人、三木商贸公司董事长,还担任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但这些都是掩护,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真实与假面重叠,信仰与情感交切,黎明将至的前夜,结局将如何书写。”虽然带着这样的预告,同样带着学生时代读古龙武侠剧那种时刻迎接反转的心理准备,但真到反转的时刻还是感受到了一种环环相扣的吸引力,杨怀义没想到他的青梅竹马伙伴何思齐(徐子莹)会和他以一样的方式并肩战斗,“怀仁见义,见贤思齐”,父辈给他们取的名字,已然昭示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思齐的死讯曾一度让杨怀义愧疚心痛,也让他真正开始深入了解她,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读《共产党宣言》、读《论持久战》,共产主义信仰牵引驱使着他向中国共产党靠近,最后毅然加入其中,领导对他寄语:“感谢你在黑暗中的坚守。你身处敌营,孤身奋战,是黑暗中的孤光一点莹,但我们相信孤光自照,迟早会散作满河星。”

“孤光一点莹,散作满河星。”孤光不孤,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战友,有爱人,有组织,有国家。

小说开场就是1943年鄂西会战中中国空军主动出击袭击日军的画面,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反差随之而来,画面切换到令人痛彻心扉的重庆梁山机场空战,停机坪上20多架飞机成了日机固定靶子连环爆炸,悲壮惨烈。如何能想到8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鹰击长空的人民空军“四剑客”。

谍战戏的惊险、悬疑、刺激不仅是战场上的火力比拼,更多是心灵和智慧的较量。杨怀义和佐藤勇信之间就上演着最大的智力博弈,从世交战友到过命交情再到顶头上司,他们不断进行过招,在信任、怀疑、试探、监视、确认中不断前行,揭示隐蔽战线开展工作的忍辱负重、步履艰难。

徐子莹,被佐藤安排在杨怀义身边担任家庭教师,在日伪高层的社交场所中斗智斗勇,在坚定信仰中守护了爱情,实现孤光夜雨的双向奔赴。

战争既起,敌国兄弟,只剩伪装下生死相搏;同栖暗影,互隐真容,一墙之下爱侣错作宿敌。

杨怀义与徐子莹的成长与抉择,展现了革命者们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信仰、无畏牺牲的精神品质。

小说的结局是开放式,思齐抵达延安,佐藤回到日本,杨怀义继续战斗在汪伪政府,直到抗战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是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资深法治记者,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她阅读了120余本关于二战、中国抗战、中共党史、隐蔽战线人物与史实等书籍,甚至还有英文版和日文版,写下了6本读书笔记。这种像研究博士论文一样的严谨治学态度,也让这重述时代记忆的故事更加令人期待。

“那些潜伏者,是默默无名的英雄,不求被看见,只求在黑暗中守护光明。这就是我心中真正的‘孤光’。”这不仅是作者心中的孤光,也是历史天空中可触可感的星辰。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吴国红 主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