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本好书送你读】李立峰|文学是一场场意外——李娟《走夜路请大声歌唱》读后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李立峰

2025-01-02 14:32

《走夜路请大声歌唱》是作家李娟的随笔集,写于2002-2011年,时间跨度10年,收录了她20至30岁初期创作的36篇散文随笔,以倒序形式排列,如今已再版到第四版。薄薄的一本书,没有读大部头的负担和纯文学的沉重。每篇文字都很短,非常适宜碎片化阅读。特别是语言的诙谐灵动,徒增了阅读的轻盈与自在。

这一切都因为,它们是网络时代的表达。书中内容出自李娟2002年以来散见网络论坛、博客的文章。李娟和我算是同时代的人,共同经历了网络的大潮,见证了网络文学的繁茂。因此,对网络文字倍感亲切,接受度也高,也更知道它的妙处——网文很轻松,很随性,很个性,很家常,很温暖,很俏皮,最好有点小自嘲、小幽默、小故事,就锦上添花了。

如果说《阿勒泰的角落》展开在明亮热烈的阳光下,那这里的文字,则缓缓铺陈于夜色之中。

李娟的文字,像一个人的呓语,像自己给自己的对话,像青春年少没有写进日记本的梦话——寂寞无聊时,孤苦伶仃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时,用文字疗伤,用时光煮茶。网络上的文字,无关功成,无关名就,只是一个昵称,一种生活方式,但却是自己向世界敞开心扉的一扇窗,是允许别人通过文字找到通往自己内心的一道暗门。这样的文字,是不设防的,是去套路的,可以娓娓道来,可以去伪存真,可以洗尽铅华。通常,网文是作者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写着写着,自己就被文字治愈了。而打动自己的文字,通常也会打动更多的人。

李娟的文字,语言充满了跳跃感。她把打工的见闻、四川的方言、新疆的民俗融为一体,像一个万花筒,展现着文字的多元和丰富的人生。李娟是散文家,也是诗人。她写下的文字,充满了诗的意象的叠加,凸显了一个诗人的气质与表达。特别是本书中2001年-2004年早期的文字,明显能看到文绉绉的纯文学迹象,给人以晦涩、艰深、费劲之感。但,越是到后面,她的文字就越是灵动,越轻盈自在,像随手从阿勒泰的天空中扯下的一片云,随手从牧场帐篷上摘下的一颗星。

李娟的文字,写的多是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不管是她的亲人,她的邻居,她的同事,还是她自己。其中的人物命运大多坎坷,充满了悲情的色彩。李娟执着于平民视角、百姓情怀,书写普通人的人生冷暖和市井百态,为时代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样本。她笔下的人物,骨子里的善良,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永不放弃、永不抱怨的态度,常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之间感受到心灵的震颤。最终我们会发现,作家写自己熟悉的领域,才可能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字王国。不管是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还是李娟笔下的阿泰勒,它们都已成为作家笔下的精神原乡。

李娟的文字,写满了自嘲,甚至是自我揭短,她用幽默的态度对冲人生的苦难,充满了辨识度。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是历尽千帆之后笑对人生的人。幽默是上天的恩赐,是李娟的子弹,一发发直击读者的内心。当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长销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李娟看来,文学永远是一场场意外。意外就意味着,文学是无法解读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通常,作家自己都无法说清楚,自己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灵感不可捉摸、无法预测,如同划过夜空的闪电,如同潜到海底的潜艇。特别是网文的书写,没有提纲,没有腹稿,完全是原生态的,是心灵的流水,是意识流的再现。但毫无疑问,这些文字是作家情感的出口,是留给世界解读的一扇窗。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