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首作品入围!第六届“巴山蜀水”金曲奖终评结果出炉
2025-09-15 19:53
9月15日,记者从重庆市音乐家协会获悉,中国·重庆-四川第六届“巴山蜀水”金曲奖终评结果已正式出炉。本届赛事共收到参赛作品600余首,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与终评,最终评选出21首入围作品,在后续于重庆云阳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本届大赛获奖作品将正式揭晓并进行现场展演。
▲入围作品表。市音协供图
作为川渝两地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本届金曲奖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重庆市流行音乐协会、四川省流行音乐协会等联合主办。
作品征集自今年5月持续至8月,按照要求,每人可报两首原创音乐作品参加比赛,须为2023年以来完成的作品。要求歌曲题材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风格不限,已获得过省级及以上奖项和往届“巴山蜀水”金曲奖投稿的作品不得报名参加本次比赛。特别注意的是,如使用人工智能(AI)参与创作须注明。
“本届金曲奖评选活动,在川渝两地文联的协力指导下,迎来参赛作品数量的井喷式增长,达到了600余首,充分彰显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蓬勃活力。活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文艺群体的高度参与,他们已成为赛事的中坚力量,显著提升了比赛的创新性与时代感。”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姜明告诉记者。
他介绍,为确保评审公正性与专业性,本届终评环节由川渝两地音乐界知名专家共同组建了评委团及监审组,以“题材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为评选标准,从时代性、人民性、艺术性、传播性等多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阿姐》《巴蜀好兄弟》《长江边上有一朵云》《我把重庆唱给你听》等21首作品入围终评。这些作品既涵盖传统音乐元素的创新表达,也包含反映新时代川渝地域文化特色的现实题材创作。
本届赛事最引人注目的趋势,在于创作主体呈现多元化变革。大量来自独立音乐工作室、网络音乐创作者、自由音乐人等组成的新文艺群体积极参与,成为赛事的中坚力量,反映出音乐创作去中心化、大众化的行业新生态。同时,人工智能辅助创作的作品数量较往届大幅增加,引发了评委团对音乐创作未来形态的深入探讨。
重庆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周亚辉表示,本届金曲奖作为川渝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不仅为两地音乐人才交流搭建了平台,更通过新文艺群体的活跃参与为区域音乐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党庆看来,本届“巴山蜀水”金曲奖给他最深刻的感受,是川渝两地音乐艺术的创作生态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我们看到了大量兼具巴蜀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它们或大胆融合方言与流行元素,或深刻吟唱时代故事,品质之高、创意之新,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倍感振奋。这无疑标志着一股强劲的新兴力量正在中国乐坛崛起,未来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