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创作名家精品一睹为快!2025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启幕
2025-08-19 19:43
“自然+艺术+疗愈”,开启文旅的松弛感。8月16日,“美美与共· 与爱同行:2025第三届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在仙女山懒坝剧场启幕。该艺术季融合自然奇观、旅游度假、国际艺术、青年创作等于一体,观众不仅能邂逅法国、英国、日本、丹麦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还能欣赏到川美“开放的六月”毕业展作品,以及体验音乐疗愈等特色活动,开启一场松弛感拉满的艺术之旅。
本届艺术季联动四川美术学院,将火爆全网的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IP“开放的六月”搬到懒坝美术馆,以“火热的七月”“激情的八月”“丰收的九月”三大主题,呈现了川美学子的先锋创作。
▲艺术季展出普耘的作品《晃动的房子》。受访者供图
游客到此可欣赏到川美毕业生的装置、绘画艺术,亲身体验艺术家驻村工作坊在地创作的过程,偶遇露天艺术集市,把创意手作带回家。
▲法国艺术家波尔坦斯基的作品《心跳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除了视觉盛宴外,懒坝还推出了以音乐为载体的“艺术疗愈”活动,通过自然白噪音与古典乐的交织,让参与者释放压力,与艺术共眠……
“在这里,艺术不是‘观看’,而是‘感受’。”本届艺术季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到此观展的游客能放下手机,用五感去体验松弛哲学,享受当下。
懒坝创始人陈勇表示,本届艺术季通过“公开征集+驻留创作+国际收藏”的方式,一方面,延续了懒坝的艺术基因;另一方面,将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引入艺术季,以开放的态度探索“美美与共”,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与爱同行”。
重庆市美协副主席邓建强表示,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以本地自然、艺术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由“艺术家驻留创作+优秀作品公开征集”的双重方式,持续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在地艺术+文旅融合”,且始终看重艺术作品的实验性、国际性、在地性、专业性,因此必然会更好地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一定会成为重庆艺术的亮点,成为全国美术的亮点。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表示,四川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持艺术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并始终坚信:艺术教育绝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而是应该走进城市、社区、乡村,要把艺术创作,扎根于祖国的大地上。本次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IP“开放的六月”与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的合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面向未来,作为全国艺术院校中率先成立‘区域国别艺术研究院’的高校,川美将致力于跨文化艺术的深度研究,开展区域国别艺术与在地文化的研究,研讨不同视角的碰撞、交融,真正实现‘美美与共’。另一方面,四川美术学院生态艺术研究院刚刚成立,将致力于探索艺术在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探索可持续创作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真正书写自然与艺术的共生之美。”唐青阳说。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