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窗边的小豆豆》推手猿渡静子:原来,小豆豆幕后还有不少故事
2025-07-28 16:22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日本现象级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无疑是最熟悉的一部日本儿童文学经典之作。它由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写成,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5种语言,征服了全世界读者。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分享会现场。记者 赵欣 实习生 刘名扬 摄
7月27日,知名版权人、译者、《窗边的小豆豆》责任编辑猿渡静子现身第33届书博会,带着她的第一部以中文完成的作品《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与广大小豆豆迷见面。身为《窗边的小豆豆》引入中国的重要推手,她分享了小豆豆的许多幕后故事,并与知名教育学者方麟、亲子关系专家王晓冬围绕儿童教育等话题展开对话。活动结束后,猿渡静子接受了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北大中文系博士毕业的她还就少儿阅读给出了建议。
解析从“问题儿童”到幸福人生的教育密码
熟悉《窗边的小豆豆》的读者都知道,书中的小豆豆,就是黑柳彻子自己。“我与小豆豆结缘20多年,一直想为小豆豆做更多事。”猿渡静子说。这些年来,自己见过小豆豆两面,对她十分敬佩,“她从调皮的孩子成长为亚洲了不起的女性,然后又用自己的才华和传奇影响了全世界众多读者,给大家带来以温暖和启迪。”
不仅是《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的重要推手,更是这部经典作品最深入的解读者,带着这样的双重身份,猿渡静子完成了她的第一本中文作品——《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书中,她以清新优雅的中文笔触,通过20个精心构筑的篇章,带领读者重返小豆豆的成长轨迹,去探寻儿童成长的教育密码。她深度剖析了那个曾被视为“问题儿童”的小女孩,如何在爱与肯定的滋养下,蜕变成勇敢、幸福、充满生命力的个体。
“在20多年来的漫长岁月里,我重读了几十遍《窗边的小豆豆》,常常迸发出新的灵感和疑问。因此,我想通过《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将这些年由小豆豆生发的有关如何教育和培养一个‘好孩子’的思考写出来,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当代教育问题,当然,也希望大家能通过《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对《窗边的小豆豆》有更多元、更立体的了解。”
猿渡静子更期待的是,那些小时候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长大之后,再来阅读《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他们会发现《窗边的小豆豆》背后还藏着更多故事,蕴含着更丰富的信息,从而增加他们对于教育,对于成长,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考,并将这些思考化作自己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儿童教育绝不是冰冷的评判和刻板的规训
新作名为《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个名字源于《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宗作校长那句朴素却充满力量的话语——“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猿渡静子表示,当下社会,这句简单的肯定显得尤为珍贵,它传递的核心理念在于,儿童教育绝不是冰冷的评判、刻板的规训,而要用信任取代怀疑,用看见和理解取代忽视与否定。
▲书博会上,猿渡静子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实习生 刘名扬 摄
结合书中翔实的案例,她生动诠释了尊重个体差异、无条件接纳的价值。“无论是巴学园的电车教室、自由选择的课程,还是‘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的午餐……书中写到的这些特别之处,其内核都指向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守护。因此,小豆豆的蜕变,正是那种被‘看见’、被‘肯定’的力量的最有力证明。”
谈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时,猿渡静子说,自己尝试在书中巧妙地融入巴学园的教育理念、小豆豆的家庭教育、同伴关系以及她的兴趣爱好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元素。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们看到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个方面,从而呼吁全社会对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和重视。
“我常常重读《窗边的小豆豆》,以此提醒自己要情绪稳定,不能乱发脾气。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放手让他去做,给他舞台,给他肯定,给他一个背后的托举。父母的包容是孩子成长的根基,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学校的理解是桥梁,为孩子搭建成长平台;社会的善意则是土壤,孕育出多元可能。《窗边的小豆豆》及其背后的故事,正是全社会合力托举孩子成长的一个典范。”猿渡静子说。
对谈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教育学者方麟从社会宏观视角切入,他认为,“巴学园的启示在于当教育回归对生命的关怀,那些看似‘无用’的品性——自驱力、幸福感、创造力、韧性——恰恰是孩子未来应对复杂世界的核心能力。小林校长的教育看似与分数无关,却让每个孩子都收获了精彩的人生。”
亲子关系专家王晓冬则聚焦家庭场景,提炼小豆豆父母的育儿智慧。“要认同孩子的独特性,支持孩子探索的千姿百态,最重要在于,父母以身作则活出精彩的人生姿态,成为孩子潜移默化的榜样,小豆豆最终能拥有高能量、高幸福感的人生,与父母这份从容的智慧密不可分。”王晓冬说。
比阅读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的交流
作为最懂小豆豆的人之一,她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这个问题,让猿渡静子稍微思考了一番,她说,“我和小豆豆虽只见过两面,但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是一位传奇,下个月就92岁了。很早读到《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巴学园时期的小豆豆是眼中有光的,几十年过去,去年我看到91岁的小豆豆时,她那么大年纪,依然眼中有光,依然在电视屏幕、发布会等各个场合熠熠生辉,我觉得,一个女人活到90多岁,就应该像她那样子,面对镜头、面对每一个人,都要有熠熠生辉的感觉,始终以微笑、热情和阳光面对他人。”
猿渡静子表示,她写作《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也受到了小豆豆精神的鼓舞,“建议中小学生可以在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后再读我这本书,两书互补,收获更丰富,同时也能给老师和家长带来关于教育的更多启发。”
“其实我现在这本书,更多是想写给读《窗边的小豆豆》长大的这一代孩子,让这些长大的孩子读到小豆豆更多背后故事,找到更深刻、更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看到除了巴学园能带来希望,做一个好父母也很重要。”
说到做父母,拥有北大中文系博士学位的猿渡静子,对于引导孩子阅读也深有心得。“孩子上学前要多读绘本,且绘本种类要尽量丰富,不仅包括故事绘本,还要涵盖人文、艺术、地理、哲学等领域。孩子上小学后,家长一定要跟孩子共同学习。以我为例,我会在暑假和寒假与儿子约定共读的阅读量,比如暑假20本,寒假10本,每本书两人都读完后,用一个小时充分交流感受。阅读只是第一步,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更重要。这一个小时能让孩子释放内心,增进亲子感情。我儿子很爱读书,知识面广,内心强大,是个很棒的孩子。这是从儿子10个月到小学毕业,十来年我们共同阅读成长的结果,这让我愈发深刻地感到,阅读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