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科幻作家”萧星寒:重庆的每一处细节都能“生长”出科幻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欣

2025-07-05 19:31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重庆科幻与科幻重庆’,在我看来,这座拥有八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三千多万巴渝儿女的伟大城市,每一处细节都可以‘生长’出科幻,有着非常丰富的可供挖掘的东西。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用科幻的眼光看重庆,用科幻的笔触写重庆,重庆就能呈现出不一样的格局。”7月5日,科幻作家萧星寒做客通远楼星临书局重庆文学会客厅,为广大科幻爱好者分享了他眼里的“重庆科幻与科幻重庆”。

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萧星寒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今年48岁的他,从事科幻文学创作已近30年。作为重庆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科幻专委会主任,他已出版“碳铁之战”四部曲等35部作品,曾获首届川渝科普大会“十大影响力科普榜样”等殊荣。近年来他创作的《红土地》《黄泥磅》《鲤鱼池》《龙头寺》等作品,更是直接以重庆真实的地名为题,将重庆这座城市编织进了一段段想象瑰丽的科幻奇景里,让读者看到别样的科幻重庆。

▲萧星寒在分享中。记者 赵欣 摄

科幻与城市的关系天生就密切

“我是一个‘野生科幻作家’。”尽管创作成绩亮眼,但萧星寒却笑称,自己的写作带着“野生属性”。原来,他的本职工作是小学语文老师,科幻写作只是兼职。“我甚至还在村小教了9年书。”那时萧星寒感到非常孤独,于是放学后他一个人在宿舍,用大作业本创作科幻小说,处女作《独狼原理》就是在这种“野生”环境下写成的。

写了几十年科幻,萧星寒从“野生”一步步生长。对于科幻文学,他也有了更多心得。“到底什么是科幻?我们中国古代的《封神演义》《山海经》是科幻吗?其实,我们要看到,科幻的本质在于科学与技术,并且,科幻文学在出现早期就与城市捆绑在一起,如今,科幻与城市的关系愈发紧密。”

以现代科幻文学奠基人、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于1898年出版的《世界大战》为例,他进一步分析,“这部科幻文学里程碑作品,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小说,其‘外星人入侵’的模式主题深刻影响后世创作。小说里外星人打到了伦敦,那时的伦敦就代表着地球。再比如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深度绑定了美国纽约;哥斯拉系列,则绑定了日本东京。而我也正在努力让我的创作,能够绑定家乡重庆。”

科幻与城市的关系,也折射出科幻并不虚无缥缈,而是可以非常写实。萧星寒说,他在长篇《终极失控》里把沙坪坝高铁站作为故事发生地,当时高铁站还没有建成,他在小说里想象高铁站地下有3层,等到修好之后,沙坪坝高铁站地下一共有7层,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科幻作家的想象有时还是不够大胆。”他笑道,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现实世界里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高科技加持下基础建设进步巨大。

重庆具有科幻“生长”的土壤

众所周知,近年来重庆近年以8D魔幻和赛博风貌出圈,近似奇观的城市风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重庆科幻作家也在思考如何挖掘重庆的科幻性。正如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所说:“重庆有现代都市的时尚性,也有市井里的烟火气,有工业城市的沧桑厚重,也有国际都市的魔幻气质,种种因素为科幻文学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沃土。”萧星寒对此由衷认同,近30年来,他始终坚持立足于重庆在科幻世界耕耘。

“重庆天生就有科幻气质,天生就具有科幻‘生长’的土壤。”他坦言,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自己对重庆有着特别的情感,“是重庆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我的灵与肉,养育了我的眼和胃,养育了我的品格和精神。重庆的一切都是我所熟悉而热爱的,把重庆写进科幻小说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从2019年开始,萧星寒陆续发表《红土地》《黄泥磅》《鲤鱼池》《龙头寺》4部以重庆地名为题的科幻小说,构成他的“异重庆四重奏”系列。这些作品融合了重庆地域特色与硬核科幻元素,是对“重庆科幻与科幻重庆”理念的创作实践。这些故事中,他探讨了一种“基因驱动技术”的世界观之下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聚焦大灾大难发生之后,人类的生存困境与道路选择。“我给了自己一个在小说里创建新世界的自由。同时,也是警醒读者,未来并不天然地比现在更幸福更美好,我们更要警惕那些坏未来的不请自来。”

另一部长篇《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以重庆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为原型,讲述了2028年和2049年两个时间点的故事。书中不但来凤鱼、璧山兔大放异彩,女主角更是人称“朝天椒”的夏涵,行事说话都是典型的重庆妹子。“我可以非常骄傲地说,可能还没有哪一个作家把重庆这样写进科幻里。”他说。

如何避免落入在科幻创作时“为了写重庆而写重庆”?萧星寒的经验是代入外地人视角,“站在外地人的角度来看重庆,且在挖掘运用重庆元素时,必须注意要与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有关系,要有取舍,而不是刻意为之,才能既彰显重庆特色的科幻性,又有很好的文学呈现。”他表示,以打造西部科普中心为愿景,一批优秀的本土科幻作家正在努力,一批优秀的重庆科幻作品也在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重庆科幻文学的发展态势良好,而且肯定会越来越好,率先进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文化输出,将为重庆文化繁荣带来更多可能性。”

本次活动由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旅委及渝中图书馆主办,星临书局承办。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杨潇   审核: 聂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