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一片竹壳,如何变身精美的甲骨文工艺品?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2024-06-16 13:57

“古老的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历史,与之相比,竹壳雕刻技艺太年轻了。我想,用竹壳雕刻技艺创作甲骨文作品是一种有趣的探索,这是传统与现代的有趣碰撞,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6月15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北竹壳雕刻技艺传承人文渝光告诉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文渝光(左)为文献所老师讲解竹壳雕刻技艺。主办方供图

当天,受沙坪坝区图书馆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甲骨文学堂”邀请,文渝光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的师生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甲骨文竹壳雕刻创作课堂。

“我学习竹刻雕刻技艺的经历,与老师和同学们研究甲骨文一样,都充满挑战,都需要坚持,所以我一直相信,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一定会有收获。”活动开场,文渝光首先对竹刻雕刻技艺做了介绍。

1969年,文渝光来到石柱山区的土家族聚集地。他观察到,土家族妇女每天都会聚在院子里劳作,把竹壳剪成鞋底的样子再放在布鞋里。因为川渝地区潮湿,将竹壳纳在鞋底里可以防水防潮。在感叹当地人智慧的同时,他也深受启发,感觉应该可以用竹壳来做点什么。

▲基于甲骨文完成的竹壳雕刻工艺品。主办方供图

当时,文渝光的住处后面有一片大竹林,迎着阳光,竹壳透亮,十分晃眼,像极了金属皮。闲暇时,他拾回几片竹壳,在上面画画、雕刻,与竹壳的缘分便就此结下了。本就生在艺术家庭的他,从小在写得一手好字的父亲培养下学习书画,深厚的功底让他在竹壳上的创作游刃有余。慢慢地,他摸索出挑选竹壳、去毛、蒸煮、烘压等一整套工艺程序。2014年,江北竹壳雕刻技艺入选了重庆市非遗。

“竹壳雕刻所用笋壳事先打磨过,再用电烙铁烙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刻画。”文渝光告诉师生们,在下手雕刻之前,需要在纸上把想刻的图案画一遍,然后再下刀,刻刀的其中一面只用于刻表面,另一面则用于深刻,作用不同,不可以拿反。并且不同于书法,竹刻需要两只手灵活配合,一手大拇指托住刻刀,另一只手则控制力度与方向。同时,遵循道家思想,刻画还分为阴刻和阳刻。

师生们认真地听完讲解后便开始了创作。按照文渝光介绍的雕刻步骤和细节,大家一边参考甲骨文对照表,一边小心翼翼地动刀。经过巧妙地设计和精心地制作,一片片看似普通的薄薄的竹壳,慢慢地变成了精美的甲骨文工艺品。“太有趣了,太神奇了。”一些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不住地感叹。

▲同学们查找甲骨文对照表准备下刀。主办方供图

“之前听说这堂课是在竹壳上刻字,我心想这肯定比在龟甲上刻字简单,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才觉得一切并不简单,我们下刀之前要反复地在纸和竹上摹写三四次,这个反复临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甲骨文字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一年级研究生武滢滢说,亲自体验了竹壳雕刻后,在感受非遗的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技艺传承的不易,“不过看到自己完成的甲骨文竹壳雕刻工艺品,还是很有成就感。”

据介绍,“甲骨文学堂”作为公益性全民阅读活动,由沙区图书馆创办于2016年,汇聚了众多甲骨文爱好者、文化志愿者之力共同参与打造,通过教学活动、专题讲座、沙龙展览等多种形式普及甲骨文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2022年“书香重庆”全民阅读活动评选中获评优秀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作为西南地区古籍整理研究及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学术基地,为“甲骨文学堂”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撑。从2018年初开始,研究所定期选派老师及研究生为“甲骨文学堂”研修班的学员授课,讲授甲骨文、金文识读,并以此为媒介学习商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知识,迄今已开办49期,为普及传播甲骨文文化贡献了学术力量。

编辑: 杨潇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