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红岩魂⑪|刘国鋕:我心甘情愿为人民牺牲自己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10-24 07:20

核心提示

1985年10月14日,邓颖超同志重返红岩村,亲笔题写“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红岩精神四个字,凝聚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度回首红岩,不仅为重温江竹筠、陈然、许建业等先辈的英勇事迹,更是要追寻那段风雨同舟的岁月里,所有红岩人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担当。

由新重庆-重庆日报携手重庆市档案馆联合推出的《重庆好故事|档案里的红岩魂》专栏,正是这样一座跨越历史的桥梁,带领我们走进珍贵记忆,聆听血与火的故事,感受何为忠诚与担当;同时更激励我们,将红岩精神融入新时代的奋进之路,以英烈之志铸就当下之行,以信仰之光点亮未来征途。

今日推出专栏第十一刘国鋕:我心甘情愿为人民牺牲自己》。

刘国鋕:我心甘情愿为人民牺牲自己

李小琴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进行了血腥屠杀。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气宇轩昂、大义凛然,高呼“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年仅28岁。他,就是革命烈士刘国鋕。

冲出封建家庭 毅然加入党组织

刘国鋕。(重庆市档案馆馆藏)

刘国鋕,1921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其父曾任泸州济和发电厂董事长,家中祖荫殷实、人丁兴旺,家族共有几十口人,遍及工、商、学各界。他虽然出身富裕家庭,却选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誓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刘国鋕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入学习研究后的慎重选择。1936年至1939年,他在成都建国中学读高中。其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读书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哲学、政治学书籍,并联系中国社会现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不断学习,刘国鋕开始对腐朽陈旧的封建制度感到痛恨不已。他歌颂革命、抨击黑暗,并试图用马列主义理论来分析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他在写给五姐的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而这个‘家’,却是旧社会垂死的身躯上的一个烂疮。它具有旧社会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溃烂性的毒质……我们要得到完全的幸福,只有让新的产生,让旧的死亡。”他鼓励五姐冲出封建家庭,追求健康、自立的新生活。

1940年,刘国鋕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每天阅读大量报刊书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抗战情况。他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走向胜利。1941年初,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领导学生运动 坚定反抗众暴行

1944年,刘国鋕从西南联大毕业,到云南省陆良县县中任教,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工作。1945年11月,他从云南转移至重庆。而此时的重庆,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国民党军警宪特在疯狂迫害进步人士。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安排下,他参与领导了“陪都青年联谊会”和“中国青年民主社”。为了在国统区顺利开展工作,他在重庆城内找了一份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所的工作当掩护。随后,通过深入学习党的指示,充分利用家庭、职业以及社会关系等有利条件,领导重庆的爱国学生运动。

1946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先后杀害了进步人士李公朴、著名学者闻一多。刘国鋕得知后,积极联络西南联大在重庆的同学,以“西南联大留渝校友会”的名义奔走呼号,抗议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同“陪都青年联谊会”的同志们一起,联合重庆50个团体组成“李闻血案后援会”,开展了揭露国民党暴行、争取和平民主、援助闻先生家属等活动。8月20日,他以刘钢为笔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略论闻一多先生》一文,把闻先生视为知识分子的典范,呼吁全中国的知识分子沿着闻一多先生的道路继续前进。文章发表后,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为闻一多先生举行悼念活动,推动了民主运动的发展。

12月24日,北平发生了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民众义愤填膺,痛心疾首,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反美抗暴爱国运动。刘国鋕为此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召开会议,散发抗议书,痛斥美军暴行。1947年1月6日,他又组织重庆60多所大中学校1.5万多名师生举行示威游行,动员社会各界支援学生的爱国行动。11日,重庆学生举行总罢课,这次抗暴运动掀起了又一个高潮,成为重庆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最久、影响最深的一次学潮。

为了加强对学生运动的领导,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把进步青年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刘国鋕参加建立和领导全市“六一社”的工作。不久,市委又决定成立沙磁区学运特支,由刘国鋕任特支书记。

叛徒出卖被捕 宁死不屈践誓言

1947年,为了冲破舆论封锁,中共重庆地下市委创办并秘密发行《挺进报》,传播党的最新消息,刘国鋕大力协助该报的出版发行、筹集经费和提供稿件等工作。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挺进报》遭到破坏,重庆、川东乃至整个四川地下党组织由此遭受毁灭性打击。刘国鋕于4月19日在荣昌被捕。

在得知刘国鋕是重庆地区学运领导人之一后,军统特务徐远举异常兴奋,亲自审问。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刘国鋕态度强硬,铿锵有力地回答“不知道”。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都丝毫不为所动。这让徐远举大失所望,于是,命人对刘国鋕施以老虎凳等酷刑,刑讯长达五六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

面对这种“意外情况”,徐远举怒火中烧,直接将刘国鋕列入第一批枪杀名单。刘国鋕家人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通过各方关系说情营救。8月,刘国鋕五哥刘国錤(四川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的女婿)从香港回到重庆,专程拜会了徐远举,并送上金烟盒、金手表等名贵礼物,求其释放刘国鋕。在刘国錤面前,徐远举向刘国鋕表示:“只要你签个字脱离共产党,我就放你。”刘国鋕心里清楚,徐远举不过是想利用亲情,引诱其交出背后的组织罢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道:“要我脱离共产党,办不到。”于是,毅然转身,回到了暗无天日的监狱中。

此后,在被关押的一年多时间里,特务不断对刘国鋕进行刑讯逼供,但他不止一次作出回答,“我自愿背叛我的家庭,我不是受任何人指使而是自觉自愿参加共产党的”,“我心甘情愿为人民牺牲自己!我的意志是谁也动摇不了的”,“杀不杀我,你们有权;交不交组织,我有权。要杀是可以的,要我交出组织永远办不到”。

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将重庆关押的政治犯全部秘密处决。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刘国鋕高呼:“反动派一定要灭亡!”“人民就要胜利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并吟诵了还未完成的诗作。特务被他的痛骂和不屈激怒,用枪托打烂了他的下巴和牙齿。最后,刘国鋕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一一·二七蒙难烈士登记簿》刘国鋕烈士登记页。(重庆市档案馆馆藏)

重庆解放后,脱难的同志补写誊抄了刘国鋕就义前吟诵的《就义诗》:

同志们,听吧!

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

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

我们——

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我们死而无愧!

封建的社会泥淖,没有阻挠刘国鋕的自我觉醒,艰难的斗争环境,也没有动摇他的坚强意志,残忍的牢狱迫害,更没有撼动他的抗争决心。为了人民的自由与解放,刘国鋕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直至生命。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坚守革命信仰,对党忠诚、绝不叛党的铮铮誓言!

(作者单位:重庆市档案馆)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马京川 主编:康延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