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艺术观察间|没白挨那些揍 一个80后的格斗游戏情怀
2025-05-20 15:06
最近,在一年一度的Evo(全球格斗游戏赛事)Japan 2025《饿狼传说:群狼之城》总决赛中,中国选手“小孩” 曾卓君拿下冠军。
对于现在国内的很多年轻游戏玩家而言,格斗游戏是一个颇冷门的领域。但许多老玩家,对格斗游戏都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怀。
老白的情怀,要从30多年前讲起。
1991年,老白10岁,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石板路上热浪蒸腾,街边杂货店老式吊扇吱呀呀转动,做完暑假作业的老白拿着根冰棍,在小县城的街上百无聊赖地闲逛。
有两个大一点的少年从老白身边经过,其中一个人嘴里吐出的四个字,引发了老白的高度关注。
“走走,去……耍‘大型游戏’!”
大型游戏。
对看着FC红白机那简陋画面已经略感无聊的少年来说,这四个字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经过锲而不舍地探索,老白终于找到了他们口中所说的地方。一个10几平米的小房间里,几台果然比FC大许多的游戏机,屏幕上闪着绚丽的彩光。
正对门口的机子里,一个白人和胖子正在激烈战斗,精美的画面,爽快的打击感,发波、升龙等绝招的特效混合电子合成器模拟碎裂声骤然炸响,老白眼前整个空间仿佛都震颤起来。
那是老白第一次见识到街机,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格斗游戏——街霸II。
看了许久,老白终于摸出仅剩的零花钱,买了一个两毛5分的游戏币。
老白选了白人,主要原因是觉得其长得最帅。电脑则匹配了红人对手。
却没想到,老白一生的阴影就此开始。
老白摩拳擦掌,左右摇杆咔咔作响,右手五指齐动,一顿狂按。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只见红人跳将起来,一个臭脚丫子呼在白人头顶上,然后接一个“阿杜跟”,再接一个“耗油根”,白人倒地。
大部分的时间里,白人都是躺着的,要不然就是各种挨打,身体不由自主地扭来晃去。
两局很快结束,看着失败画面上的白人被打成肿猪头,老白只能忿忿地嘟囔了一句:“这红人是疯子吧!”
后来一个月里,老白陆续投喂不少币,从来没有坚持过3个对手。遇到红人“疯子”,必挂。乃至于再后来的一两年,老白再也没有动过自己玩的心思,只瓜兮兮地站在机器旁边,看别人玩。
不过这些人也没比老白好到哪里去,能搓个“阿杜跟”就已经是撞大运了,想搓“耗油根”?做梦去吧。
直到有一天,老白终于见到了一个真正的“高手”。
发波、升龙、旋风脚行云流水,拜森、巴洛克、沙加特和维加4大boss一口气杀通,那胖墩墩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无穷智慧。
这样的人,全国也没几个吧?老白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当然这样的心动,不,心理活动也没持续太久。胖子很快被一个挑战者干趴下。那个挑战者后来竟然成了老白的高中同学。
无论是街霸,还是拳皇、豪血寺什么的,这人样样精通,从来未逢敌手。老白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老白还是错了。上大学后,来到大城市,才知道什么叫高手如云。
老白常常是个看客,虽然手残,但不妨碍观赏的乐趣。格斗这种拳拳到肉、直接了当的游戏类型,常能给予人原始而本能的冲击,让每个看客都沉浸在战局中。
格斗游戏既考验肌肉记忆的千锤百炼,又需要临场博弈的心理韧性。精准到帧的连招炫耀着玩家的手速,还有对自身“完美操作”控制的极限挑战。灿烂特效的像素火花从屏幕中一颗颗迸发出来,正象征着青春时那无处安放的躁动。
如今再回忆起那时的感觉,情怀便油然而生。
两千年过后,随着街机势微,格斗游戏也逐渐沦为小众。当然,还有一帮格斗游戏的死忠粉们,依托各种网络对战平台延续着自己的情怀。
直到有一个人的出现,老白才在多年之后,重新捡拾起对格斗游戏的关注。
这个人就是小孩。
2007年某个深夜,老白无意中点开标题写着“中国小孩暴打日本十人队”的视频,外号“小孩”的瘦小子曾卓君,正用八神庵把日本冠军“反复摩擦”。
当年18岁的曾卓君以《拳皇98》中国预选赛冠军身份出征东京。彼时日本玩家垄断格斗游戏话语权,甚至赛前宣称“中国选手最多撑三轮”。
然而在团体赛中,曾卓君以一人之力连续击败日本队十名顶尖选手,并最终夺冠。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冠军拿到手软。最受瞩目的是2024年8月,小孩在史上最大规模电竞赛事—电竞世界杯,获得《街霸6》项目世界冠军。
这个时候,小孩早就不是小孩了,他已经35岁,早就过了考验反应和动作迅捷水平的格斗游戏的黄金年龄。
在此次问鼎之前,小孩也曾经历多次失利,甚至有人一度怀疑他“根本不适合《街霸》项目”。
然而,他就像武侠小说里那样,跌落悬崖后,练成神功归来。
看着视频上小孩站上领奖台,老白突然想起,作为几乎中国唯一的“种子选手”,他一直都是在孤军奋战,这也让他的每次胜利都裹挟着复杂的集体情绪。
还有让老白颇能共情的是,小孩身上始终未褪的旧时代残影。当新生代选手靠着AI陪练和数据分析崛起时,小孩仍在用最“笨”的方法。
有人说,在《街霸6》训练期,他竟然每天对着帧数表做手写笔记。
这种近乎执拗的修炼,显得如此“过时”,却又如此珍贵。它让每个被生活捶打过的人都看见,那些曾被嘲笑“无用”的坚持,终会在某个次元绽放成花。
因此,当小孩在2024年举起奖杯时,老白在弹幕里敲下的不是“666”,而是一句自己都意外的感慨:“原来我们都没白挨那些揍。”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