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前方日记丨我为患者行气管切开术

重庆日报全媒体 2020-03-20 14:41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 赵金川

  3月20日

  武汉市中心医院

  明天,我也要“满月”了。

  来之前,曾无数次想象这座英雄的城市现在如何、李文亮医生曾经战斗过的医院是什么样子、还有新冠肺炎患者期待医护人员帮助的模样,我精神上有过压力,心中也有害怕、惶恐。但真的来到了这里,只要不停战斗、专注于救治工作和患者病情,多余的想法自然也就消失了。

  每次当我进入重症监护室、看到患者,作为医师的本能使然,其他的不安都消失了,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倾尽自己全力,让他们病情早日逆转,可以转到普通病区继续治疗。

  重症医学科是抗击新冠肺炎的“桥头堡”,在打“硬仗、恶仗”的地方。病房里随处可见的管路、线路,插满管子的病人,医护急促的脚步,不断的大小抢救,不断的电话与外部沟通,这是重症监护里的真实场景。

  我们刚接管病区时,一位重症患者病情较重,需要呼吸机支持、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需要CRRT予以器官功能支持……连日来,经过大家一系列精心精细的治疗,患者病情终于在朝好的方向进展了。

  治疗期间,由于该患者肺损伤重、痰液粘稠、痰量多,对呼吸机依赖程度高,经ICU医师团队疑难病例讨论后决定行气管切开术。

  作为急诊及重症医师的我,在平时,这个操作可以说身经百战、信手拈来,但在这里不同,这是一个比气管插管风险更高的有创操作,可能喷溅分泌物、血液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增加新冠病毒传染的风险,且多层的防护、护目镜和三层手套,不但对视线有影响,手感降低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同时在术中还要防止气道内分泌物的喷溅、保证身边的同事尽量少受或不受气溶胶污染。

  经过无数次“脑补”这特殊情况下的操作流程和细节,我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任务,主动向ICU病区刘亚林主任请战。随后,刘主任现场指挥,我和黄彪医生开始了手术。

  局部麻醉,切口,分离气管前组织,气管切开,气管套管顺利置入气管,气道里的分泌物没有外溅,整个操作一气呵成,接上呼吸机后患者痰液引流顺畅、氧饱和度及各项指标稳定,完美! 

  操作完成,离开病区,脱下层层防护,走出缓冲间,蓦然发现,我贴身穿着的洗手衣已经被汗水完全打湿,冷风一吹,我不禁打个寒颤,但一想到患者转危为安,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定点收治医院,武汉中心医院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的最后战场之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已向组织和领导请战,做好了战斗不休、最后撤离的准备,希望能用一分努力,换回战“疫”的早日胜利。武大的樱花已经开了,春天已在不经意间来临,距离疫情最终胜利已在眼前。

  (记者 李珩 整理)

编辑王君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