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深刻把握“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2025-10-27 07: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围绕这一重大命题作出重要论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深刻认识“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重大命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既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也体现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一是筑牢执政之基的应有之义。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提出全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就是要从根本上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为党的长期执政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如何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以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精湛的斗争本领防范化解重大政治风险,是我们党必须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三是完成使命任务的必然选择。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不仅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也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一是理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意蕴。“大党”是指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独有难题”是指数量超大政党与规模较小政党遇到的问题不同,思想更难统一、队伍更难管理。二是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逻辑关系。“六个如何始终”涵盖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体现了大党治理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三是认清“大党独有难题”的现实形态。在理想信念层面,少数干部对人民感情不实、服务意识淡化,导致初心蒙尘;在组织行动层面,部分领域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偏差;在能力作风层面,一些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面对改革深水区畏缩不前;在自我净化层面,有的组织和干部对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掩盖矛盾,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积极探索“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新征程上,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一是以政治建设统领生态净化,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筑牢政治忠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严明政治纪律,把政治纪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二是以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深化反腐败斗争,坚持刀刃向内,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协同。狠抓作风建设,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三是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奋斗姿态,激发干事创业动能。坚持发扬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敢想敢干、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头雁效应”,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自己,在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24AKS001成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