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建设全国职业教育重镇要做到“三个坚持”
2025-04-14 07:14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全市教育大会也提出,“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重镇”“让重庆成为全国有志学生获得‘一技之长’首选地”。重庆是职业教育大市、西部地区的教育重镇,要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主要抓手,聚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实现从单纯注重办学条件改善及自我循环发展,向更加侧重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转变,加快建设全国职业教育重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技术技能保障。
始终坚持把支撑产业发展作为价值追求。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产教共同体。重庆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秉持“专业跟着产业走,产业围着需求转”原则,发布年度专业设置指南,优先发展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亟需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传统专业,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的匹配度,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以专业群建设为突破口,精准匹配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将“教”与“产”间的映射关系细化落实,做好产教对接谱系图,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此外,要积极探索“职教出海”新范式,深入实施支撑“渝企出海”的“熊猫学院”等多元主体境外联合办学项目,助力越来越多渝企走向全球化市场。
始终坚持把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本质特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产教融合和贯通,对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嵌互融、共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和产业园区加强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统筹,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探索实体化运行新机制,推进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等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建设,为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建设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促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进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不紧密、与产业发展不适配等难题。职业院校应主动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搭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构建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学、教学与应用技术研发互促、学校资源与区域产业资源互用互补的格局,形成集“产、学、研、用、创”于一体的发展共同体。
始终坚持把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作为内涵支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科学谋划传统专业、新兴专业、热门专业和紧缺专业的布局,以国家“双高计划”等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金专业”。通过内培外引、双千双师、互派互聘、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名匠)名校长等行动计划,鼓励资深企业技术骨干进校交流讲学、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等方式,培育一批“金教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嵌入行业最新技术、工艺和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以“专业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线上线下“金课程”。鼓励学校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仿真技术等建设一批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为代表的理实一体“金基地”。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开发一批融“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为一体的活页式、手册式“金教材”。通过“五金”建设,系统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助力全国职业教育重镇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