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多家本土餐饮品牌集中入驻,大都会东方广场倾力打造的“渝味餐饮”板块在解放碑商圈亮相。该项目以重庆老字号与“渝味360碗”为核心,将人均20元至100余元的地道重庆味道搬进核心商场,为本地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寻味便利,也为外地游客打造了“一站式”美食打卡地标,为商圈注入消费新动能。

▲大都会东方广场倾力打造的“渝味餐饮”板块亮相解放碑商圈。
拼上“渝味”拼图,“餐饮航母”再添动力
作为重庆首个港资购物中心,大都会东方广场也是重庆最早的美食地标和城市客厅。近年来,大都会将多个楼层进行升级改造,并以餐饮项目为定位,先后引入米其林品牌组成“星级食府”,如今又拿出大面积引入本地餐饮。除了已营业二十多年并深受重庆人民喜爱的慈记外婆桥之外,大都会东方广场还以“重庆味道”和“区县味道”为特色标签,于近期陆续引入多家本土餐饮品牌,正式宣告“渝味餐饮”亮相解放碑商圈,并与“星级食府”形成风味互补,完成餐饮业态的又一次扩容。
据了解,渝味餐饮分为大众消费、中档餐饮和高端宴请多个消费区间和场景:20元出头能一人食,50元上下可聚餐,百元以上吃得精致,本地市民天天来得了,外地游客也愿意试一回,人流自然被拉长。
在解放碑核心商圈,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混流,缺的不是高价位,而是“一眼就知道是重庆”的味觉地标。大都会东方广场用“渝味餐饮”做出集中回应:把重庆味、区县特色、地标菜、私宴、自助、一人食六大场景装进同一片消费场景,形成一条“重庆味道”美食动线,让“到解放碑吃什么”有了极具辨识度的答案。

▲“渝味餐饮”将重庆的烟火气带进商场,食客可在此一站式解锁重庆特色美食。
一张菜单读重庆,六大品牌各做一道“重庆味”
“渝味餐饮”并非简单拼盘,而是让每家品牌只做最擅长的“那一口”,合起来构成一幅“重庆味觉地图”。
上厨演艺以“中国烹饪大师掌勺+渝味360 碗体验馆”为核心,将老渝派川菜的醇厚与创新表达相结合,打造出兼具味觉与文化感的川味空间。同时还推出360道年度特色菜,涵盖“十大魅力菜品”(如歌乐山辣子鸡、万州烤鱼)与区县地道味(如黔江鸡杂、彭水鸡豆花),食客无需走遍重庆,即可“一站式”解锁重庆美食的广度与深度。

▲360碗地标菜集中展示,“一站式”打卡重庆各区县味道。
清华私宴只做纯包间火锅,五钻级酒家的重庆老字号,地道重庆锅底麻辣鲜香层次丰富,安格斯牛肩峰、黄金鲍鱼与牛油锅底同煮,外加小草坝鲜天麻、非遗豆筋棍等本地稀有食材,让“火锅吃出私宴感”。
爱码帮把入选“渝味360碗”的重庆特色酸菜鱼和烤肉融合成了当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自助涮烤的美食消费场景,性价比拉满:乌鱼片现切现煮,江北老宋家酸菜熬出的汤汁连炫三碗不腻;清水牛排、厚切五花肉在烤盘上滋啦冒油,五十元人均就能“双厨狂喜”。
罐汤日记则把“养生”做成快餐——5小时水浴慢炖的营养罐汤,配五常大米,20元出头即可“汤+饭”一人食;明档陈列万州格格、丰都麻辣鸡块、荣昌黄凉粉等,配备凉菜推车还原市井叫卖场景,实现“即点即取,现蒸现卖”。

▲慈记“全牛火锅”红汤翻滚,将市井烟火气搬进商场。
在大都会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慈记外婆桥,凭借那一口地道的“外婆味道”,早已成为无数食客心中安放乡愁的温暖据点。蒸笼袅袅吐纳着热气,炒灶上热气翻腾。粉蒸肉酥软不散,米粉细糯醇香,蛋煎糍粑外皮焦脆,毛血旺沸腾翻滚的江湖快意,各式档口交织成一幅活色生香的烟火画卷。
源自慈记外婆桥的“全牛火锅”,以亲民价格将地道川味牛宴带入商场。招牌“牛三样”集屠场直供毛肚、手打鲜牛肉丸与软糯牛筋于一体。9荤9素共18道招牌菜,一锅沸腾的红汤便能呈现层次各异的口感。人均50元上下,便可享用地道的重庆风味,让这份源自市井的烟火气,在商场中也能零距离品味。
大都会六大美食消费场景错位共存,既避免同质化竞争,也让消费者在同一楼层完成“重庆味、区县特色、地标菜、私宴、自助、一人食”的连续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同一楼层汇集六大场景,“一站式”吃遍地道重庆味。
本土味也是流量密码,把“重庆味道”做成可消费的城市内容
业内人士表示,“渝味餐饮”集中亮相,首先是一次商业定位的回正——解放碑既不缺高端宴请,也不缺连锁快餐,缺的是一条“一眼就能认出重庆”的味觉走廊。
大都会东方广场用本地品牌补位,把散落于区县的豆干、麻辣鸡、罐汤、全牛火锅等重庆味搬进核心橱窗,完成从“区县味道”到“城市味道”的转换:游客无需做攻略即可“一顿吃遍重庆”,市民也能在这里找回“童年味道”。这种“在地即景点”的思路,让商圈多出一条可回游、可分享的动线,也为“国际美食之都”提供了独具重庆特色的“商场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方并未采用“造节”式短期营销,而是将“渝味”设为大都会东方广场7楼的常驻板块,与6楼的“星级食府”和5楼的“环球美食”形成风味对照——一边做国际级仪式感,一边做山城烟火气。对存量商业而言,这意味着把“美食文化”变成“日常流水”,用低门槛、高复购的本土味为商场导入随机客流,再用社交平台的自发传播完成二次放大,形成“内容-流量-消费”的闭环。
因此,大都会东方广场的“餐饮航母”并非简单扩容,而是一次“城市味觉资产”的集中运营:把重庆人司空见惯的餐桌风味升级为可体验、可带走的城市内容,既填补了解放碑商圈“重庆味”系统化汇集的市场空白,也为其他核心商圈提供了存量改造的样本——当商业体不再只做“房东”,而是主动编辑城市菜单,“重庆味道”便拥有了持续被消费、被传播的新出口。
(汪正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