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中毒竟来自加价的“进口水货”!起底暴利黑链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9-14 20:57

近年来,肉毒素因为除皱、瘦脸等功效成了热门医美项目之一。许多美容院借机推出相关注射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然而,部分消费者选择在美容院注射肉毒素后,却引发了严重的健康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年近五十的陈女士,为了让形象更显年轻,前段时间在朋友开的美容院注射了一支肉毒素用于除皱。然而,注射后的第二天,陈女士感觉眼皮抬不起来,说话也渐渐变得吃力。

陈女士:四肢无力,现在矿泉水瓶都拧不开,这嗓子气跟不上,根本就发不出来大的声音。

发现身体不对劲,陈女士立刻前往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肉毒素中毒,必须住院治疗。

陈女士介绍,尽管目前她已出院,但要想完全康复,仍需等体内肉毒素全部代谢完毕,而这需要大半年时间。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救治科是全国最具权威的中毒救治科室之一,北京的李女士近日也因肉毒素中毒住院

李女士:7月7日我在美容院打了一个肉毒素,9日早上起来就眼花,10日吞咽困难,喝水什么的有点困难。

据医生介绍,近两年,他们接诊的肉毒素中毒病例大幅增加,尤其是在非正规医疗机构使用来路不明的肉毒素,导致中毒的情况愈加严重。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救治科主治医师 江云:以往我们每年大概是30到40例病人,但是今年仅仅上半年,我们就收治了274例病人。基本上共性特征就是他们不是在正规的美容机构注射的,还有的甚至是自己在网上买了肉毒素产品,自行注射的。

医学专家告诉记者,在肉毒中毒的患者中,绝大多数的致病原因,是因在非正规医疗机构使用了来路不明的肉毒素。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救治科主治医师 江云:非正规来源的肉毒素产品它的剂量,可能不一定完全准确,或者说是偏高,另外一个纯度不纯,没有从医资质的注射方式,可能也是导致中毒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肉毒素被列为毒麻类处方药,按照规定,只有符合资质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才能将其销售给医疗机构,且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无资质的人员在非法销售和注射肉毒素,甚至在他们周围,已经形成了一条隐秘且庞大的利益链。

非法销售和注射肉毒素

形成隐秘利益链

普通美容院仅持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开展肉毒素注射属于违法行为,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感染、肌肉麻痹等安全问题。

近日,河南新密的一名女子因为给熟悉的客人非法注射假肉毒素被判刑。

河南新密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郭明阳:嫌疑人郭某所购买并且销售的这个肉毒素,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足以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并且这批肉毒素是没有生产批号。

经专业机构鉴定,郭某所用的肉毒素外包装标注“韩国制造”,既未获得我国药监审批,在韩国也没有合法上市。

警方经调查发现,在半年时间内,郭某先后以每支200元至230元的价格,从其上家刘某处购入非法肉毒素,共计13支,以500元的价格销售给身边的熟客。

而刘某手中的肉毒素则是以160元/支至180元/支的价格从非法药商李某处购进的。

最终,郭某、刘某、李某三人因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分别被判刑。

社交媒体低价销售

“进口水货”肉毒素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社交媒体低价销售所谓的“进口水货”肉毒素,尤其是被称为“ 绿肉 ”和“ 粉肉 ”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真实情况如何?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肉毒素”相关信息,发现大量商家低价销售所谓“进口水货”,部分信息发布者还直接晒出成箱肉毒素图片或视频。其中不少商家宣称货源来自韩国,特别是“绿肉”和“粉肉”最为常见。

“绿肉”和“粉肉”源自其外包装的颜色,实际上并非正规的药品名称,而是商家用来规避监管的手段,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记者以进货为由与几名药商联系,这些商家提供的肉毒素价格非常低廉,最低的一支仅需100多元,而所谓“绿肉”的售价仅为230元。据商家介绍,她们手上的肉毒素主要供给美容院、个人工作室等一些非正规医疗渠道。

记者购买了几款热销的“绿肉”和“粉肉”样品,到货后记者发现,这些用普通快递箱寄来的肉毒素,瓶身的文字全为外文,且没有中文标识,完全不符合我国的药品标识规定。

特别是这款标称“美得妥”的“粉毒”肉毒素,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早在2020年就因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在韩国被禁止生产销售,而如今在国内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轻易买到。

记者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后,发现这些肉毒素并未获得我国药监局的批准,不能在中国市场流通使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魏爱华:肉毒素它是处方药,必须由执业医师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才能处方。根据患者或求美者的适应症,任何个人是无法购买的。我们国家目前批准了4款品牌的肉毒素,没有经过我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通过其他的途径,所谓的水货到我们大陆来流通的,这种在我们国家药品管理法都属于假药。

医学专家表示,来路不明的肉毒素,纯度、浓度、剂量都不可控,运输和储存条件也无法保证,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魏爱华:浓度、剂量掌握不好导致的肉毒素的扩散,会影响到其他重要的肌群。像我们的呼吸肌,吞咽肌,如果阻断了这些肌肉,我们无法吞咽了,无法呼吸了,会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轻的可能是局部的一个症状,重的可能会引起生命的危险。

医学专家强调,注射肉毒素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切不可心存侥幸,以免损害自身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魏爱华:提醒各位广大的求美者,健康才是最美的,安全才是美丽的前提,不要因为为了美而去选择一些不当的产品或机构。不当的方式,用健康去换容颜,这种代价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专业的治疗还是交给专业的医护人员。

非法肉毒素在网络端隐秘流通,绕过监管流入美容院等非医疗机构,隐患极大。再次提醒消费者,美容院不是医疗机构,没有注射肉毒素的资格、条件和专业能力,存在健康安全风险。同时,遏制非法肉毒素滥用,需要严格管控从源头到末端的各个环节,确保假冒伪劣产品无法流通市场,非法医美行业无法生存。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肖福燕   审核: 李露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