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驻心做实事 这位高校驻村第一书记为乡村带来便民实惠
2025-03-26 16:16
“路灯终于装上了,以后晚上出门既安全又方便,再也不怕摔倒了”“晚上亮堂堂的,左邻右舍还可以串串门,跟住在城里一样”……连日来,在忠县乌杨街道兴合村,新安装好并投入使用的200多盏太阳能路灯如星辰点缀山乡,让村民们兴奋不已。促成这项便民实惠工程完工的,是来自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重庆工商大学选派驻忠县乌杨街道兴合村第一书记赵甫刚。
2023年5月29日,赵甫刚初到兴合村入户走访时便了解到,安装路灯一直是村民多年的期盼,但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过去,村里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出门大多靠手电筒照明,不少老人和小孩因看不见路而摔伤。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资金,于是,赵甫刚联系爱心企业和单位开展路灯捐赠活动、协调项目资金。如今,200多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后,可实现全村主要道路全覆盖,惠及全村近4000人和过往车辆、行人夜间出行。
“一件小事接着一件小事干,干成一件算一件,久久为功,定要把兴合村乡村振兴的事业干好!”秉持着这样的初心,赵甫刚继续为村民们办实事。如他坚持每月对全村脱贫户和监测户全覆盖实地走访,电访不在家的相关人员,常态化走访低收入群体和在家村民。
在走访中,赵甫刚了解到脱贫监测户聂绍明因病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名正在上初中的小孩等情况。他与村“两委”积极为聂绍明落实相关政策,发放慰问物资,并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其捐款上万元。感受到关怀与照顾的聂绍明,把一面写有“驻村帮扶办实事,用心用情解民忧”字样的锦旗送给了赵甫刚。
如何让乡村振兴发展提档升级,兴合村也尝试走乡村旅游的路子。村里的“八仙凼”系“网红”打卡的避暑戏水地。赵甫刚通过邀请乡村振兴专家实地考察,确定在此实施溪、田、柑橘产业园综合一体化的开发规划,打造综合文旅项目。目前,项目已通过县里相关部门的立项审批。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在工作探索中,赵甫刚首创乡村党员服务站,建立兴合村“贺坝院子‘红岩先锋’党员服务站”,探索创新微院落治理机制。这一模式让贺坝院落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格局,使贺坝院落在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方面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发生”,实现了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据了解,驻村工作近2年来,赵甫刚以协调组织建设专项资金、落实脱贫户交通补贴、争取衔接项目资金、动员策划路灯捐赠等形式,共为兴合村争取乡村振兴帮扶资金398.6余万元。通过做强本村特色产业、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举办兴合村农业发展强村公司、推荐村民到工业园就业等帮扶形式,助力农户增收2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在全县86个驻村工作队中脱颖而出,获2024年第一季度忠县驻村工作队“赛马比拼”第一名。(文/王文文)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