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档案游巴蜀|水文千载 丈量古今——涪陵白鹤梁
2025-08-08 08:00
在长江深处40米的江心
静卧着一道镌刻千年的石梁——白鹤梁
这里165段题刻
18尾石鱼水标与3万言墨痕
无声低语着跨越1200年的水文密码
被誉为守护长江脉搏的“水下碑林”
-
早在唐广德元年
先民们便刻下第一尾石鱼
建立起世界领先的长江水文观测系统
1974年巴黎国际水文会议上
《涪陵石鱼题刻》档案震动世界
揭示中国比欧洲早1100年
便拥有了系统的长江水文数据库
-
白鹤梁更是一座璀璨的水下艺术宝库
黄庭坚“元符庚辰涪翁来”的苍劲笔锋
悠久的“石鱼出水兆丰年”民谚
3米长的“鲤鱼之王”
精美的观音白鹤线刻
300余位文人墨客以石为笺 以刀为笔
在此书写了长江文明的壮丽诗篇
-
面对三峡蓄水
创造性采用“无压容器”方案
于2003年建成了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
游客可穿越廊道 透过观察窗
凝视波光中千年不朽的文字
-
从唐代石鱼到联合国申遗预备名录
白鹤梁丈量的不仅是江水涨落
更是华夏民族认知天地的不朽智慧
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永不褪色的“中国刻度”
-
主办单位
重庆市档案馆
四川省档案馆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四川新传媒集团
-
联合承办单位
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档案馆
四川省各市(州)档案馆
四川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
“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
协办单位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
特别鸣谢
涪陵区档案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
出品 | 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日报
出品人 | 李小平 刘长发
监制 | 潘勇 张红梅
总策划 | 高阳 皮勇 王成 李苒
统筹 | 姚旭 向嘉 李柄蔚 彭靖
执行 | 唐毓 龚海一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