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万余株崖柏累计回归野外 我国崖柏种群生态结构趋于合理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2024-12-31 20:57

12月31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目前我市已在全国11个省市建立了22个崖柏试验基地,72万余株崖柏累计回归野外,使崖柏这一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生态结构趋于合理。

位于开州的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崖柏的原生地之一,其区域内的野生崖柏数量就占全国总数量的70%以上。

近年来,开州区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牵引,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实施濒危植物拯救工程,采取人工扩繁、迁地保护、适应性栽培等措施,使崖柏种群恢复持续向好。

“围绕崖柏的扩繁保护,我们搭建了崖柏野外种群数据库,打造崖柏信息管理应用,归集GIS地理信息、GPS定位等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了崖柏的资源普查。”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说。

依托这份崖柏资源分布图,开州区明确了崖柏保护区范围,在保护区内标准化建设回归场地,创新运用新造林、低质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国家储备林建设等生态工程实施开展崖柏回归种植。截至目前,开州区就地回归崖柏面积4500余亩、株数72万余株。

在此基础上,今年,开州区还大力开展了崖柏迁地保护和适应性栽培探索,通过系统环境数据比对,联合专家评估,在云南、四川、贵州等与原生环境类似的保护区建设迁地保护试验基地,进一步扩大崖柏资源群落;在内蒙古、宁夏、西藏、甘肃等与原生环境差别较大的生态脆弱地区,建设适应性栽培试验基地,开展生态治理、修复探索,为国内同类型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拯救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在这些崖柏回归种植的林区,我们建立起‘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开发了崖柏精油、护发素、洗发水、面膜等林业生态产品,其中仅雪宝山一带就带动周边5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0%以上。”雪宝山自然保护区该负责人说。

接下来,我市还将建立更多跨省多元合作机制,协同推动崖柏价值转化,将濒危植物拯救与林农的增收致富紧密联结起来,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周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