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78个问题 农村饮水达标率跃升
2025-04-17 18:59
“过去我们这里的自来水发黄,还有一股怪味,现在好了,接出来的水清亮甘甜……”近日,垫江县裴兴镇村民徐慕生的感慨,道出了全县城乡供水水质提升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从57.7%跃升至87.5%,城区更是实现100%达标。这背后,凝聚着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精准回应群众呼声
2023年1月,在垫江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城乡供水水质提升项目以318票“赞成”高票通过,成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这一结果源于扎实的民意收集: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家站点”、网上代表之家等履职平台,结合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组织代表定期开展走访接访活动。群众反映的饮水问题经系统梳理,从民生呼声转化为票决项目。
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同步发挥代表联系群众优势,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调研,及时将群众诉求转化为代表建议。先后将“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城乡供水水质的建议”“关于提升高峰镇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经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后,保障了澄溪、五洞、高峰等乡镇10.8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深挖细查水质症结
为啃下城乡供水水质提升这块“硬骨头”,垫江县人大常委会打出了一套监督“组合拳”:开展执法检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4部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体检”;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饮用水源水、出厂水、农户末梢水全链条抽样检测,形成专业评估报告;专题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龙滩水库建设、城乡安全供水工作等情况报告,认真做出审议意见;围绕饮水安全主题,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广泛听取市、县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通过一系列监督,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累计“揪出”污水偷排、非法垂钓等影响饮用水水质的问题78个,形成7大类23项“问题清单”,连同审议意见一并交县政府研究处理。
“我们照单整改后,饮用水水质和辖区河流断面水质实现了双提升。”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反馈道。
闭环监督促进落实
为杜绝“纸面整改”,垫江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建立“回头看”闭环落实机制,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效果清单”。
2022年10月,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项评议城乡供水水质提升工作会议,因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作满意率仅为83%,2023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再次召开评议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作会议,推动箐口大石应急水源工程投用、垫江和忠县签署《关于龙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合作备忘录》、11个乡镇移民安置区“一改三提”工程建设,测评满意率达到98.5%。
群众的口碑才是“金标准”。县人大常委会组建专题回访组,针对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通过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形式,实地走访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听取真实的意见建议。同时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县政府关于评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作出关于研究处理情况报告的审查意见,确保每条整改意见落地有声。
三年攻坚终见成效:全县城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由57.7%跃升至87.5%,提高29.8%。这份写满民生温度的“人大答卷”,正化作千家万户的幸福回甘。(刘显林)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